鹦鹉小說

鹦鹉小說>大宋第三帝國 > 第235章 光複中原難如登天(第1頁)

第235章 光複中原難如登天(第1頁)

文天祥捋了捋胡子說道:“包大人,光複中原恢複中華是我們來到大宋島的目的,如果咱們不想着光複中原,那麼咱們當時在崖山直接投降元軍就可以了,為什麼還要不遠千裡來到這荒蠻之地複國?光複中原是大宋的基本國策,不管過去多久,這項國策都不會改變。”

包光祖說道:‘文大人,現在就咱們兩個人,不用說這些場面話,您感覺咱們還能回到中原嗎?’

文天祥知道包光祖是想從自己嘴裡得到一個确切的答案,其實所有人都知道,以目前大宋的實力,别說光複中原,就是在大宋三島自保都有些吃力。但是自己身為大宋丞相,自然是不能直接告訴包光祖的,一旦這些話由自己的嘴裡說出來,就會變成朝廷高層失去了光複中原的信心,這樣的話百姓就會對朝廷失望,留在中原與蒙古人還在周旋的漢人也會失去鬥争的旗幟,隻要朝廷一日不說停止光複中原,百姓就還有有朝一日能夠返回中原的念想,一旦朝廷說放棄北伐,永遠做大元的藩屬國,大宋的凝聚力将迅速散去,大宋對中原漢人的吸引力也将蕩然無存。

文天祥緩緩的說道:“包大人,你感覺咱們還能回到中原嗎?”

包光祖說道:“文大人,我是個直來直去的人,我也就不掖着藏着了,我感覺咱們是回不到中原了。”

文天祥端起茶輕輕呷了一口,默默的看着包光祖。

包光祖繼續說道:“包某不才,習文練武,雖然都不精通,但是也略知一二,大宋現在雖然有一千萬人口,但是有一半人口是原來的巴朗蓋人,這些人對咱們光複中原是沒有興趣的,大宋現在能夠參加戰鬥的年輕人不超過五十萬,但是還要從事農業生産,能夠抽調出來的年輕人還要再打折,楊勇叛亂,讓大宋的元氣大傷,大宋要想恢複元氣,沒有三年五載是不行的,而大元軍隊現在除了有五十萬蒙古騎兵,還有一百萬漢軍步兵,蒙古騎兵加上漢軍步兵,大元能夠調動的軍隊是一百五十萬人,而大元的人口呢,原來大宋統治長江以南,當時戶籍人口有六千萬,而蒙古的戶籍人口是八千萬,即使經過連年的征戰,死亡人口過半,大元現在統治的人口也有七千萬,一千萬對七千萬,咱們在人口上就比不過大元,而大宋現在有二十萬官軍,二十萬阿羅約軍隊,維護地方統治抽調了十萬官軍,現在能夠戰鬥的軍隊也就三十萬,而阿羅約軍隊的戰鬥力是個未知數,私下裡大家都是按照一個官軍抵五個部落士兵計算的,如此,二十萬阿羅約軍隊相當于四萬的官軍,那麼大宋能戰之士隻有十四萬,大宋軍隊十四萬,大元軍隊一百五十萬,雙方在數量上根本就不是一個等級,還有就是根據老兵回憶,一萬蒙古騎兵可以追着十萬大宋官兵打,老兵的說法坑你有些誇張,但是一萬蒙古騎兵殲滅五萬宋軍的戰例确實真實存在的,十四萬宋軍,大元出動三萬蒙古精銳就能都全部殲滅,咱們跟蒙古人根本就沒有一戰之力,若不是當時張世傑大人力主來到大宋島,而是去了占城或者琉球,大宋現在恐怕已經滅國了。”

包光祖越說越激動,說的是口幹舌燥,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繼續說道:“戰争打的是錢糧,但是咱們現在有多少錢糧呢?戶部裡竟然拿不出給官員發放俸祿的銀子,大宋現在每年的稅收是六百萬兩銀子,而在長江以南時,大宋掌控江南賦稅,一年就可以收一億兩銀子的賦稅,現在蒙古人占領了江南,統一了中原,那麼加上長江以北地區,即使戰争對商業和農業生産有所破壞,蒙古人一年的賦稅最低可以達到一億兩白銀以上,按照皇上現在制定的軍隊饷銀制度,一個士兵一年的饷銀是十二兩銀子,大宋現在的軍費是一年二百萬兩銀子,這二百萬兩銀子還不夠給士兵發饷銀的,戰争一旦開啟,戰争消耗将會是天文數字,大宋現在的賦稅根本就不足以支持一場大型的戰争,而光複中原,一定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争,三年五年是結束不了的,起步估計都得需要十年,咱們現在的國力,根本就沒有實力光複中原。”

包光祖說完,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包光祖這些話原本是打算說給陸秀夫的,但是陸秀夫意外殉國,自己也隻能說給文天祥了。

文天祥說道:“包大人分析的頭頭是道,那依包大人之見,大宋如果不光複中原,又該如何發展?”

包光祖說道:“文大人,想必這些問題你早就考慮過,咱們現在攻打大元,或者說未來可以預見的二十年之内,大宋攻打大元就是以卵擊石,自尋死路,白白犧牲大家的性命,我與衆多官員也讨論過這個事情,大宋現在的當務之急是穩定在大宋三島的統治,教化大宋三島上面的土着,使這些土着完全歸于王化,現在皇上派出韓承孝占領了海東省,而海東省是爪窪國的屬地,根據過往商人的描述,爪哇國也是一個人口五百萬的大國,如果爪哇國聯合蒙古人一同攻打大宋,大宋将腹背受敵,我們的意思是讓皇上犧牲韓承孝,主動向爪哇國派出使節,就說完全是誤會,将海東省歸還給爪哇國。同時聯絡安南,與安南訂立盟約,這樣大宋、安南、大元就會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大元想要吃掉安南就會考慮大宋是否會攻打大元,如果,大宋、安南、大元就會形成三國之局勢,這樣大宋才能慢慢的在大宋三島上站穩腳跟,大宋在大宋三島應該生育人口,發展商業,等待大元内部發生分裂時咱們再舉兵北上光複中原。”

文天祥問道:“将海東省還給爪哇國是你們商量的結果?”

包光祖說道:“是的,衆位大臣一緻認為,大宋三島現有的土地僅開發了三分之一,曼古達圖部落、阿羅約部落還在部落的手中,将來咱們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像吞并阿基諾部落一樣,将曼古達圖部落和阿羅約部落吞并,歸于朝廷直接管理,現在還有這麼多地方沒有開發,卻貿然開發一個偏遠的海島,有可能引起大宋與爪哇兩國的戰争,大家的意思是退出海東省,集中精力開發大宋三島。”

文天祥說道:“包大人,你說的這些我完全理解,但是我要明确一點,那就是海東省現在已經歸于咱們大宋管轄,如果爪哇國想要海東省,那就派出軍隊從大宋的手上搶過去,棉蘭老島隻是爪哇國名義上的屬地,爪哇國在棉蘭老島上沒有一兵一卒,咱們并不是從爪哇國手上搶來的,是咱們自己打下來的,大宋雖然打不過大元,但是在整個南洋地區,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是大宋的對手,對待南洋這些國家,要拿出中華上邦的氣魄出來,别動不動就想着割讓土地,現在的大宋已經不是當年的大宋,還有就是占領棉蘭老島,設立海東省皇上親自制定的國策,難道你就沒有看出來門道嗎?”

包光祖說道:“恕下官愚昧,還請文大人示下。”

文天祥說道:“大宋三島雖然遠離陸地,但是離安南很近,萬一蒙古人占領了安南,可以直接從升龍城出兵,就像你說的,大宋現在根本沒有一戰之力,如果蒙古人滅了安南之後揮師東進,那麼咱們為了保存實力,就得往更遠的島嶼撤退,海東省就是給咱們留的後路,難道你沒有發現皇上對移民海東省的事情非常上心嗎,三島官員的俸祿可以拖欠,但是海東省移民的費用皇上是沒有拖欠分毫,從這一點看,皇上是為咱們想好後路的。”

包光祖聽了文天祥的話,已經完全沒有了剛才的傲氣。

包光祖說道:“下官愚鈍,未能體會皇上的良苦用心,險些誤了皇上的大事。”

文天祥說道:“咱們的皇上年齡雖然隻有十五歲,但是皇上天生具有帝王氣,更有帝王的眼光,皇上制定的事情,咱們按照皇上的意思執行就可以了,不要問為什麼,你回去告訴他們,讓他們按照皇上的旨意辦事就可以了,不要天天在那裡胡思亂想,至于能不能光複中原,這些不是他們該考慮的事情,他們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就可以了。”

包光祖說道:“他們也隻是在私下裡議論,在公開場合,所有官員向百姓灌輸的觀念還是光複中原恢複中華,隻是現在官員們的俸祿已經停發了一個月,現在看來,還需要繼續停發,我該如何向大家解釋。”

文天祥想了想,低聲對着包光祖說了自己的想法。

包光祖疑惑的說道:“皇上會同意嗎?”

文天祥說道:“試試就知道了,你盡管向皇上上奏,我會根據情況助你一臂之力。”

包光祖将信将疑,拿起鬥笠悄悄的離開了丞相府。

而文天祥給包光祖出的主意,正是讓王華陽将軍人的待遇恢複到之前的水平。

王華陽聽完包光祖的話轉頭看向了戶部尚書趙瑞,但是從趙瑞的表情可以看出,并不是他指使包光祖這麼幹的。

趙瑞雖然是戶部尚書,但是更是宗室中人,對增加士兵待遇,趙瑞是持支持态度的,在趙瑞的認知裡,要想增加士兵的忠誠度,唯有發給足夠的軍饷,隻有這樣,士兵才不會跟着叛亂将領造反。

王華陽又看向文天祥,文天祥也在看着自己。

王華陽暗想:包光祖乃一個微末小吏,若不是之前的皇帝讓監察禦史進入朝堂議政,包光祖就沒有議政的權利,給士兵增加饷銀,是丞相文天祥、戶部尚書趙瑞及其他主事官員同意的議案,并且已經執行了兩個月了,官兵們對增加饷銀非常歡迎,這也是楊勇叛亂後快速補充兵員的原因,現在官兵的饷銀剛剛提高兩個月,包光祖一個七品小官竟然讓自己取消給官兵提高饷銀。現在大宋的朝局、政局剛剛穩定,一旦恢複官兵之前的饷銀,這二十萬官兵直接造反了怎麼辦?

大宋現有的士兵還處于當兵吃糧的狀态,王華陽還沒有開始着手改造,一旦這些士兵知道文官要削減他們的饷銀,一定會産生嘩變,如果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那麼大宋又将會陷入混亂。

王華陽知道這件事不能拿到朝堂上,一旦削減饷銀的事情拿到朝堂上議論,整個朝堂都是拖欠俸祿的文官,那麼削減官兵饷銀的議案一定會被通過,到時以謝飛在軍中的威望,恐怕很難控制住局面。

好在王華陽親政已經有兩個月了,對如何做皇帝已經有了自己的一套心得體會:那就是該民主的時候民主,該獨裁的時候獨裁,皇權特許,乾綱獨斷,而皇權是需要軍隊保證的。

王華陽看着包光祖說道:“包光祖,增加官兵饷銀的事情是朕與各部尚書商量過後的決議,這個就不用再議了。朝廷法度不可能朝令夕改,要不然朝廷的信譽何在?”

包光祖連忙說道:“回禀皇上,既然講朝廷信譽,那臣鬥膽說一句大不敬的話,皇上全額給軍隊發饷銀,為什麼各級官員書院的俸祿停發了,這些官員也是需要生活的,晚發幾天大家還撐得住,現在已經一個月沒有發俸祿了,并且戶部趙大人說這個月戶部還沒有銀子,官員也是人,不能隻讓官員奉獻而不發俸祿,他們也有妻兒老小,也是需要吃飯的。”

王華陽說道:“包光祖,我大宋雖然不富裕,但是兩個月不發俸祿,這些官員都過不下去了嗎?”

包光祖說道:“皇上,跟随您來到大宋島的漢人都是視氣節為生命的人,這些人的收入隻有俸祿,不像别人說的那樣可以從别的地方賺黑心錢,我們監察院監察着大宋各級官員,到目前為止,大部分官員都是秉公辦事的清廉官員,正是因為他們清廉,他們才沒有多餘的銀子,現在朝廷發不出俸祿,這些清廉的官員就失去了唯一的收入,他們的生活也就難以為繼,這個時候是他們心态轉變的重要時期,堅守底線,則每天忍饑挨餓,往前一步則是徇私舞弊、貪污受賄,皇上不希望這些官員為了點吃的從而敗壞自己的品德吧。”

包光祖的話倒是讓王華陽明白了不少。

當年參加崖山突圍的軍民,如果為了榮華富貴,他們是不會跟随自己來到這荒蠻之地的,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信仰:恢複中華文化,因此他們是看不上這些銅臭之物的,試想一下,如果這些人是愛财惜命之人,那他們跟随自己豈不是自讨苦吃。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肖卓然白渺  無敵仙尊  楚仁柳絮  鴻蒙天帝經  燕子蓉喬子安  我在馬甲文裡抱大腿發瘋  蘇郁然傅寒洲  蘇揚雲清郡主  穿越後,我悲催了  喬郁離洛止  梁曉素李成鑫  血雨腥風逆天行  時雨江亦琛  我的升職之路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  徒兒你無敵了,出獄報仇去吧  我的青春果然很奇怪  王者榮耀:王者歸來  李淼谛聽  全民領主:開局一顆造化神石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