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說道:“真乃天助我大宋啊,自太祖皇帝、太宗皇帝起,繼任的大宋皇帝已經不再學習武藝,更很少關注軍事,而皇上即位于大廈将傾,不僅保住了大宋的江山社稷,更是能文能武,滿腹韬略,漢人一定會在皇上的帶領下奪回祖先世代居住的中原,重現漢唐盛世啊。”
王華陽笑着說:“師傅,你就别打趣朕了,朕是學問略微懂一點,武藝僅僅會太祖長拳和大小盤龍棍,太祖長拳和大小盤龍棍都是太祖發明的,朕既然是趙家子孫,祖宗的武藝自然是要學一點的,朕學的這些都是皮毛,朕的武藝打幾個小毛賊還行,若要朕去擊殺一名江湖高手,朕是沒有信心的。”
文天祥說道:“皇上,為将者,是可以不會武藝的,西漢的韓信同樣不會武藝,但是不影響他成為一代兵仙,臣觀皇上韬略,将來成就一定會在韓信之上。”
王華陽暗笑,自己幾斤幾兩自己最清楚了,别說跟韓信比,就是跟曆史書上那些留下姓名的大将比,自己都不夠資格。
不過王華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位置:自己是皇上,要想做一個文韬武略的皇上,自己根本不用武藝超群,武藝超群那就是武林盟主了,就不用做皇上了,皇上要做的是什麼,是選出善于打仗的将軍,将大宋的軍隊交給他就行了,漢武帝劉徹可是曆史上着名的皇帝,更是将“漢”這個國号打成了華夏族的族名,但是漢武帝本身卻不會武藝,漢武帝之所以能夠成為千古一帝,是因為漢武帝先後發掘出了衛青、霍去病等能征慣戰的将領,讓這些将領帶領着漢軍将漢帝國的國威推到了頂峰。
文天祥繼續說道:“皇上,您現在還年輕,剛剛親政,新官上任還想點三把火以示自己的威嚴,更何況是皇上親政,原本是您大展拳腳、施展抱負的時候,但是現在大宋的國情暫時不允許您鋒芒畢露,臣的意思是希望皇上像楚莊王一樣,隐忍數年,待到忽必烈去世,大元發生内亂,皇上再待機而發,一舉攻克中原。”
王華陽說道:“師傅,你剛才已經給朕說過了,讓朕做一個昏君,以此來降低忽必烈對大宋的警惕,朕知道怎麼做。”
文天祥說道:“皇上,您天資聰慧,承繼皇家血統,臣是擔心皇上不能忍受昏君的罵名,如果過早的暴露出大宋還有光複中原的信念,忽必烈可能會提前發動對大宋的戰争,到時候大宋将會是萬劫不複啊。”
王華陽說道:“師傅,您不用擔心朕忍受不了昏君的罵名,昏君其實是最好當的,貪财好色、昏庸無道、寵信奸佞、魚肉百姓,總之就是皇上怎麼舒服怎麼來,難的是朕既要當好這個昏君,還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能忘記了光複中原的大業!”
文天祥說道:“皇上,您自幼秉性醇厚,性格堅毅,相信您一定能演好這個昏君的。”
王華陽點了點頭說道:“放心吧師傅,朕不會讓你失望的,也委屈師傅了,師傅滿腹經天緯地的才學,還要演一個像秦桧一樣的貪生怕死,投敵賣國的小人。若是将來不能光複中原,師傅可就永世不得翻身了!”
文天祥說道:“皇上,光複中原,總要有人犧牲的,有的人為了光複中原犧牲了性命,那麼就要有人為了光複中原舍棄自己的名節,與性命相比,名節又算得了什麼?如果大宋不能光複中原,整個漢族将不複存在,就像匈奴、突厥、契丹、女真等民族,這些民族隻剩下名字,全族都被消滅了,漢族是不會記錄他們曾經出現過雄主,也不會記錄他們曾經出現過奸臣,如果漢人不能光複中原,蒙古人也是不會記錄漢人的曆史的,蒙古人将會把自己的曆史算作中原王朝的正統曆史,一筆帶過大宋,咱們甚至連遺臭萬年的機會都沒有,與身死國滅相比,隻要能光複中原,這點委屈又算什麼!”
文天祥的話深深的觸動了王華陽,正如文天祥所說,如果不是八十年後朱元璋驅逐了蒙古人建立了大明帝國,而是大元一直統治着漢人,時間久了,中原的漢人慢慢的就會自認為是蒙古人或者是元人,漢人也将變成一個曆史名詞,跟突厥、匈奴、鮮卑、樓蘭一樣消失在曆史的長河,那麼後來的元人又有誰會記得漢人曾經為了反抗蒙古人做出的犧牲,相反,後人還會認為宋人就是阻礙國家統一的少數名族,是蠻夷,曆史書上估計隻會記錄兩句話:世族滅南蠻,統一大元。
此刻,王華陽很想跟文天祥握一下手,相互鼓勵一下,但是現實告訴王華陽:君臣有别。
王華陽端起桌子上的涼茶遞給文天祥說道:“師傅,咱們師徒二人就以茶代酒,預祝光複中原成功。”
文天祥猶豫了一下,接過茶杯,與王華陽碰杯。
王華陽突然有了一種英雄相惜的感覺。
王華陽送走了文天祥後,立刻開始回憶剛才文天祥的話。
文天祥說話比較隐晦,但是王華陽還是聽出了其中的玄機:
一、必須與地主和士紳階層分享大宋的權利,不然這幫地主、士紳恐怕會支持其他人稱帝。
二、楊勇曾經向七大家族許諾過自己得了江山會與七大家族分享權利。
三、朝廷遲遲不肯放松土地管制,楊勇被誅滅後,七大家族私下裡跟趙瑞聯系緊密。
四、趙瑞現在掌管戶部,同時掌管宗室,楊勇被誅殺後自己掌控了軍權,趙瑞則趁機掌控了其他五部的權利,已經成為事實上的大宋權利第二人,自己任命的文天祥為大宋丞相成為了擺設,很多事情都是由趙瑞說了算。
而根據懸劍司傳回的密報,七大家族在私下裡跟趙瑞來往密切。
王華陽一開始對七大家族并不在意,因為根據曆史書記載,唐朝末年黃巢起義,已經将中國的門閥世族殺得幹幹淨淨了。
門閥士族,又稱門第、衣冠、世族、勢族、世家、巨室、門閥等。門閥,是門第和閥閱的合稱,指世代為官的名門望族,又稱門第、衣冠、世族、士族。這是一個我國曆史上因為種種社會原因而産生的怪胎,一個集知識、權威、名望、人脈、财富甚至兵權于一身的存在。
這些家族在我國浩瀚的曆史中總能身居高位、榮寵顯貴,不管朝代的曲調如何變遷他們始終都能擠進金字塔的頂端,而且這些家族的生命力極為頑強,他們的生存周期少說也有幾百年。
門閥士族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袁紹,隻要看過《三國志》或《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袁紹家的四世三公,四世三公是什麼概念,放到現在就是袁紹家四代人中出了三個總理,這種影響力放在任何時代都是無敵的存在。
門閥制度的興盛來源于地方豪強,在東漢建立者劉秀上台後,漢朝開始大肆分封功臣,于是許多人成為了漢朝第一批地方豪強。
這些豪強逐漸壯大,并在幾代人的時間裡積累巨量的财富和政治資本,于是就形成了門閥。
到了漢朝後期,整個王朝的權力實際上已不由皇帝掌握。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蘇揚雲清郡主 鴻蒙天帝經 無敵仙尊 喬郁離洛止 楚仁柳絮 我在馬甲文裡抱大腿發瘋 肖卓然白渺 我的升職之路 我的青春果然很奇怪 梁曉素李成鑫 時雨江亦琛 全民領主:開局一顆造化神石 血雨腥風逆天行 王者榮耀:王者歸來 李淼谛聽 蘇郁然傅寒洲 穿越後,我悲催了 徒兒你無敵了,出獄報仇去吧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 燕子蓉喬子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