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小說

鹦鹉小說>大宋第三帝國 > 第249章 七大家族成為外戚(第1頁)

第249章 七大家族成為外戚(第1頁)

趙瑞吃驚的說道:“一下子選這麼多女子進宮嗎?會不會太多了?”

王華陽說道:“朕剛開始隻是打算增加兩個女子,但是皇叔也知道,宗室子弟結婚,必須選門當戶對人家的女子,朕結婚,要求就更高了,隻能選四品以上官宦家庭女子,并且還必須是嫡女,年齡還得與朕相仿,皇家婚禮繁文缛節,朕嫌麻煩,如果一個一個娶,一樣的流程要走無數遍,楊家、錢家、袁家、劉家、狄家、宋家、張家在大宋複國時做出了巨大的犧牲,立下了汗馬功勞,朕如果隻娶其中一家的女子,對其他劉家也不公平,為了公平起見,朕決定同時迎娶這七家的女子。”

這些天王華陽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崖山海戰時,七大家族可以義無反顧的站在自己這邊,跟蒙古人死磕,為什麼楊勇叛亂時,手握兵權的七大家族卻選擇了作壁上觀?才八年的時間,這些人為什麼對自己的态度變化如此之大?

王華陽最終得出的結論是:隻要不是蠻夷做皇帝,漢人誰做皇帝都可以,但是這個皇帝必須保護他們的利益,也必須能帶給他們更多的利益。

換句話說就是:隻要不是蠻夷做皇帝,隻要不颠覆漢人的傳統,誰給的好處多,誰就可以做皇帝。

而來自二十一世紀的王華陽雖然是公司董事長,也舍得給員工高工資,但是發工資與共享江山是兩碼事。

王華陽創建的漢唐實業所有高層領導都有高額的工資,但是沒有一個高層擁有公司的股權,漢唐實業百分之百的股權都在王華陽和妻子陳蘭蘭手上,這也是漢唐實業能夠快速發展的原因。

而對于大宋而言,要想快速發展,必須完成中央集權,完成中央集權,第一件事就是要确保土地國有,隻有這樣,地方上才不會出現能夠對抗中央的勢力。

之前陸秀夫在世的時候,陸秀夫憑借個人的威望,還能鎮住七大家族,再加上楊勇,大宋朝廷維持着微妙的三方平衡。

而現在,楊勇、陸秀夫先後去世,大宋朝廷的平衡被打破,現在是七大家族一家獨大,朝中再也沒有制衡七大家族的勢力。

按照現在的形勢,王華陽必須先保住自己的皇位,隻有保住了皇位,才有機會對七大家族各個擊破,然後再次将權力收歸朝廷。

經過無數天的冥想,王華陽終于想到了解決之道:與七大家族聯姻,利益綁定。

既然七大家族随時有換掉自己的風險,幹脆将自己與七大家族綁定,這樣的話,七大家族便成為皇親國戚,同時迎娶七大家族的七個女子,并不是王華陽貪戀女色,而是要将大宋最有實力的七大家族全部綁定,這樣,即使有一家想換掉他這個皇帝,這家也得考慮其餘六家的意見。

七家現在的利益訴求是一樣的,那就是要求承認土地私有,王華陽如果承認了土地私有,允許地主士紳持有土地,那麼七家的利益訴求便得到了滿足。

一旦沒有了共同的利益訴求,七大家族的凝聚力便不複存在,這樣的話,王華陽也可以各個擊破。

之前看電視劇時間,王華陽就在想一件事:一個權臣威脅了皇權,皇上可以直接在上朝或者私下裡将權臣一刀砍了,權臣就沒有了,皇上就可以收回皇權了,一直到自己做了皇上,才知道自己原來的想法是多麼的幼稚,權臣能夠形成,并不是隻有一個名義上的權臣,而是權臣背後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并且這個集團從經濟、政治、人事、軍事上控制了朝廷,殺了一個權臣,對利益集團來說隻相當于死了一個發言人,他們再推出來一個就是了,殺一個權臣很容易,但是想要消滅其背後的利益集團卻很難,稍有不慎,皇上就會有殺身之禍,誅殺權臣,首先要做的就是瓦解、消滅其背後的利益集團。

王華陽有時暗笑趙昺這個皇帝當的太辛苦了,六歲臨危受命稱帝,七歲被張弘範圍在崖山,若不是自己附身在趙昺身上,趙昺依然葬身崖山。

但是王華陽附身到趙昺身上,情況依然沒有好轉,之前是被蒙古人追着砍,好不容易來到海外複國了,自己年齡太小,需要楊太後監國,自己隻能跟着陸秀夫、文天祥讀三書五經,原本以為二十萬漢人被忽必烈攆到海外,漢人會團結一心一緻對外,但是王華陽太高估人心了,外部危險暫時解除,漢人一旦穩定下來,内部的勾心鬥角便開始了,楊勇在楊太後的支持下慢慢的掌控了朝政,七大家族為了對抗楊勇,逐漸的走向了聯合,陸秀夫反倒成了雙方的和事佬。

陸秀夫活着的時候,雙方都礙于陸秀夫三造大宋之功和陸秀夫在民間的威望,雙方都能接受陸秀夫的領導,但是被野心蒙蔽雙眼的楊勇竟然想取代大宋皇帝自立,并且向七大家族許諾隻要自己做了皇帝,一定會于七大家族共享天下,七大家族也默認了楊勇篡位,全然沒有了當年崖山海戰時的忠誠,王華陽失蹤,楊勇叛亂,七大家族作壁上觀,也隻有陸秀夫是真心擁戴趙昺的人。

楊勇伏誅,阿基諾部落叛亂,大宋官軍的戰鬥力對部落叛軍是碾壓式的存在,原本是簡簡單單的平叛,最後的結果竟然是陸秀夫戰死。

一時之間,掌控大宋最高權利的楊太後、楊勇、陸秀夫先後去世,大宋的最高權利出現了真空。

而王華陽才十四歲,遠沒有達到親政的年齡,按照朝廷的禮法,應該是由皇叔趙瑞監國直至王華陽親政。

而在當時那種混亂的情況下,王華陽已經不再相信任何人,王華陽感覺身邊任何人都有可能要了自己的命。

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

一旦等到朝會,大宋的權利一定會落到皇叔兼戶部尚書的趙瑞手上。趙瑞是皇族,之前楊太後、楊勇、陸秀夫在世時,趙瑞的存在感并不高,但是三人的去世,直接将趙瑞推向了前台,即是皇叔又是戶部尚書,年齡四十歲,從政二十年,經驗豐富,從各方面看,趙瑞都适合監國。

正作為先下手為強。

大宋的這幫大臣即使想讓趙瑞監國,也會走禮部流程,他們會将趙瑞監國搞得名正言順。

王華陽是商人,商人講究的是面對商機快速決斷。

因此不等朝會公議,王華陽不需要任何人承認,直接宣布親政,徹底打消那些人的不臣想法。

之後便是迅速掌控禁軍和陸秀夫給自己留下的嫡系軍隊,讓阿羅約部落軍隊入駐神州城,使七大家族不敢輕舉妄動。

大宋國内叛亂平息,國内矛盾重重,王華陽為了不是矛盾焦點指向自己,便發動對外戰争轉移矛盾,占領棉蘭老島、遠征日本,原本以為這樣就可以平穩的過度,但是七大家族根本不給自己時間。

現在他們以俸祿為借口向自己逼宮,就是要求自己承認他們侵占土地的合法化。

王華陽知道即使現在自己搞來銀子将拖欠的俸祿全部解決,将來這幫人還會找一個理由發難,看如今的形勢,土地繼續國有是不行了。

文天祥的話點醒了王華陽,自古以來都是地主士紳與皇帝共天下,海外複國後大宋卻是皇家一家獨大,這樣自然得不到地主士紳的支持。

為了穩定自己的皇位,王華陽決定将土地封賞給有功之臣。

為了自己的皇位能夠牢固,不會輕易被七大家族廢黜,王華陽也必須跟七大家族聯姻,如此,皇帝的利益将會跟七大家族息息相關,他們才不會輕易有換皇帝的念頭。

趙瑞聽到王華陽要迎娶楊家、錢家、袁家、劉家、狄家、宋家、張家的女子,便知道王華陽是在拉攏七大家族,趙瑞心中暗歎自己這輩子是沒有機會做皇帝了。

其實趙瑞一開始根本就沒有想做皇帝的想法,王華陽失蹤的那些天,陸秀夫将自己保護起來,這才讓自己知道原來自己也是可以做皇帝的,并且現在做皇帝跟在中原那會不一樣,中原那會被蒙古人追着打,誰做皇帝就意味着誰要被蒙古人追殺。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血雨腥風逆天行  鴻蒙天帝經  我的青春果然很奇怪  楚仁柳絮  喬郁離洛止  我在馬甲文裡抱大腿發瘋  時雨江亦琛  蘇郁然傅寒洲  燕子蓉喬子安  王者榮耀:王者歸來  全民領主:開局一顆造化神石  梁曉素李成鑫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  無敵仙尊  李淼谛聽  徒兒你無敵了,出獄報仇去吧  肖卓然白渺  穿越後,我悲催了  蘇揚雲清郡主  我的升職之路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