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規矩,先舉幾個例子。
902年7月,阿保機“以兵四十萬伐代北”,就是攻打雲、蔚二州,路線是走燕北草原。
911年,阿保機以“三十萬騎”征讨“西南諸夷”,也就是西奚、黑車子室韋等部族。路線還是從潢水、吐護真水流域出發,走燕山北麓草原。
917年,阿保機“五十萬騎”南下幽州。
920年,阿保機又沿着草原西征,一路打到天德軍。
再講一下遼國,993年,遼國出動四十萬大軍,号稱“八十萬”,進攻高麗。
那位擔憂後勤的讀者,能不能解釋下,契丹人的後勤是怎麼解決的?
即便這些數字都有水分,但打折下來,還是十分驚人啊,又是人又是馬的,怎麼解決的?
你提到朱溫靠運河用兵,後勤壓力小,這是事實。于是覺得主角後勤壓力大,支撐不起。
那麼,契丹人怎麼做到的?
我可以給個小小的提示,阿保機“五十萬騎”圍幽州,被李嗣源、符存審七萬軍隊擊敗,後唐軍“繳獲羊馬、氈帳不可計數。”
有沒有點譜了?
阿保機從東北沿着草原打到西北河套草原,幾十萬軍隊,靠的不是中原的糧食,他自己也沒多少糧食,靠的是“羊”。
993年遼國打高麗那次,遼東也沒多少人,号稱的“八十萬兵”靠糧食也是不可能的,因為楊廣都支撐不起,靠的還是“羊”。
地上的草,人沒法吃,吃了也得不到能量。但羊可以吃,吃了産奶、産肉。
幾十萬平方公裡的草,就是契丹人的“莊稼”,就是他們的補給。
曆史上成吉思汗也是這麼做的,趕着牛羊馬駝放牧,邊放牧邊打。
真覺得契丹的這種後勤比中原差嗎?至少人家比北宋好哦,北宋百裡就斷糧,契丹人還沒聽說過這種事情。
再說回曆史上契丹打渤海。
我直接暴躁一句,當時的契丹,有屁的後勤,十幾萬大軍直接沖進渤海國,那還是正月,草都枯了,契丹人咋解決後勤的?就地搶啊。
渤海國明面上就有一百多萬人,還種植水稻、糜子、大豆,并不窮,甚至可以說存糧很豐富,以至于大冬天的也沒餓死契丹大軍。
本書伐契丹,一部分靠後方轉運糧食,一部分就地放牧,說得清清楚楚。
伐渤海,其實後勤壓力比打契丹還小。
你是不是将問題複雜化了?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關于竹馬是富江我是雪女後裔這件事 山河不知春 病美人重生後,擺爛了 鬥羅之白澤 娶妻令 老龍傲天帶小龍傲天上娃綜 [文野]我在二次元搞基建 原來我才是主角 重返1982 王妃支棱起來了! 迫害動漫反派系統[快穿] 在學霸心上撒個嬌 被百萬污染物團寵後 在開封府團建 身為主神的我總是被攻略 [西遊]我乃通天的毛團 白月光丞相的千層套路 [明]給朱元璋當義子的那些年 被最強們包圍的我陷入了修羅場 [原神]如何攻略家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