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小說

鹦鹉小說>如何為始皇崽耕出萬裡江山 > 212 信陵君醉言 二更合一霸王票加更(第1頁)

212 信陵君醉言 二更合一霸王票加更(第1頁)

朱襄帶小成蟜去醫館觀摩學習時,嬴小政雖然政務繁忙,也背着手像個小老頭一樣随行。

他一定要看到弟弟哭!

雪姬擔心嬴小政和小成蟜打擾到病人,便也一同前往。

一家四口醫館行,雪姬抱着小成蟜去觀看病人的慘狀,朱襄和嬴小政在後面小院,與面色仍舊紅潤的扁鵲聊天。

扁鵲腿腳不便利,幾年前就對外稱閉門著書。但到了天氣比較好,腿腳不怎麼疼的時候,扁鵲還是會隐姓埋名扮作鄉野赤腳醫生,去村中為義診,隻收少許藥錢。

“行醫重經驗,病例積累比看書重要多了。”扁鵲道,“請朱襄公在我魂歸之後,幫我将病例印出來。”

朱襄道:“分内之事。”

他們沒提錢的事。因為說不攏。

扁鵲認為印書很貴,希望能夠全部給朱襄;朱襄想給扁鵲的家人留些錢。

扁鵲很固執,朱襄争論不過,就先拖着。等扁鵲把書編撰好後,印書錢是給扁鵲的家人,還是建立一個學醫獎學金,再慢慢談。

不然,他就等扁鵲去世後直接和扁鵲的後人談。那時扁鵲都去世了,反對也沒辦法。

扁鵲不知道表面上光風霁月的朱襄公,居然有欺負已經去世的人不會說話的惡劣一面,以為朱襄已經放棄了。

嬴小政抱怨:“原本以為有了紙張和印刷術,會比竹簡木牍更便利。但好像也不是很便利。”

朱襄道:“技術還需要發展,鹹陽學宮中新建立的科學院就是用來做這個的。”

沒有進入工業化,紙張制造和活字印刷其實效率并不高。

東漢時蔡倫已經制造出較為實用的紙,但到了魏晉初期,竹簡木牍仍舊是最主要的書寫工具。

經曆了魏晉南北朝幾百年紙張制造技術的發展,紙替代竹簡木牍才成為最主要的書寫工具。

農學院不僅種糧食,還種經濟作物。還有農學家研究糧食收割後的其他副産物,如何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

造紙釀酒之類就是最簡單的提高種田附加值的辦法。

那時的手工紙已經作為特色産品售賣,朱襄參觀過手工紙的制作,有些印象。他前世記憶不怎麼清晰的時候,就靠着模糊的記憶做了一些質量一般,成本很高的紙張。落難後,憑借這些紙張得到了蔺相如的幫助。

在趙國時,蔺相如招聘許多工匠,研究朱襄那記憶不怎麼清楚的改進造紙術;入秦之後,秦王也大力支持紙張制造。

朱襄不太清楚紙張發展曆史,但秦國既然已經用紙張代替竹簡作為公文的主要載體,各地學宮也大量使用紙張做的書籍,此時的紙張制造技術應該是至少達到了魏晉後期,能普及的程度。

但這種程度要普及知識傳播還是太難了。

就算到了現代,手工制造的禮品紙有了現代工具輔助,但價格也很昂貴,平常人不會用它書寫。

何況古時。

油墨、毛筆等也皆是錢。古時所謂耕讀世家,家中至少百畝田,再加上家中有可以讓田地免賦稅的功名讀書人,才能供養家中世代兒子讀書。

朱襄隻能安慰嬴小政道:“至少比用竹簡木牍時好。”

嬴小政道:“我知道。至少現在隻要有點錢,就人人能當士人。”

嬴小政抱着手臂道:“我還記得幼時在邯鄲時,那些人來找舅父辯論,都嘲笑舅父沒有傳家的經書,要借蔺翁和荀翁的書讀。”

朱襄想了想,那時的記憶都模糊了。

他十分無奈。政兒這超群的記憶力,就是用在記仇上的嗎?

扁鵲感歎:“是啊,若沒有紙,家中得了幾卷書,那是要傳家傳下去的。”

朱襄點頭。可不是嗎?

魏晉的世家門閥的榮譽起源,其實不是來自他們閉眼亂編的族譜,而是來自“詩書傳家”。

東漢門閥就已經固化,固化基礎就是漢朝官方認可的“五經十四家”。

所謂“五經十四家”,就是家中傳有完整版本的“五經”書,對“五經”有最全版本注釋版本的十四個家族。

後來這“十四個家族”幾經變更,通過門人、故吏等擴張,在東漢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關系網,壟斷了東漢官場,袁家就是傳承“五經十四家”的最重要家族。

“五經十四家”是正統儒學傳家,地位最高。其他傳承了“雜學”的家族的地位會稍稍次一些。

比如當時東漢未滅,想要擠入中央權貴群體的孫堅所在的孫氏,就是家中有孫武兵法殘卷傳世;現代社會吹上天的郭嘉所在颍川郭氏,家中原是以律令傳家。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大清重組家庭  美利堅大法官  女帝遊戲攻略  武道天下  大秦:秦始皇能聽到我的心聲  食物鍊頂端的監護者們  重生1983,開局怒甩心機女  嬌啼  天才維修師  中二病竟然隻有我自己  位面餐廳從大秦開始  侯府千金牙一癢,哥哥們排隊火葬場  七十年代婦女主任  從被解除婚約那天開始  離婚後,冰山女神後悔了  村花在自我攻略[七零]  新婚夜!植物人老公突然睜眼親了我  我有特殊偵查技巧  炮灰又把主角攻了[快穿]  沙雕皇後她靠鹹魚冠絕後宮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