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小說

鹦鹉小說>我的姐夫是太子 > 第二百六十七章 加官晉爵(第1頁)

第二百六十七章 加官晉爵(第1頁)

朱棣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着張安世。

張安世也顯得有些尴尬。

“你但言無妨,朕也不是小氣的人。”朱棣今日的精神不錯。

張安世笑着道:“陛下,臣的意思是,臣需要不少壯丁。”

朱棣狐疑地看着張安世道:“壯丁?要壯丁做什麼?”

張安世又笑了笑道:“臣那邊需要一些匠人,造一些東西,隻可惜……栖霞的人力,已經遠遠不足了。”

朱棣聽罷,便笑道:“你既開了這個口,朕怎能不許呢?這個好辦,朕命山東布政使司,還有湖南布政使司,抽調三千匠戶給你便是。”

張安世卻是搖頭道:“陛下……臣想的不是這個。”

“不是這個?”朱棣就更狐疑了,便問:“三千還不夠嗎?”

“臣在想,能否允許匠人可以移至栖霞……”張安世說這句話的時候,其實很沒有底氣。

因為按大明的律令,天下的百姓,分為民戶、匠戶、醫戶等等。

其實這承襲的,乃是元朝的制度。

元朝的時候,為了作戰,将統治區内的所有人,根據職業進行劃分不同戶籍,每每到了需要作戰的時候,需要多少匠人、大夫、百姓,便可從中抽調,随軍作戰。

而到了明朝,太祖朱元章也認為這樣的制度似乎頗有可取之處。

當然,這也帶來了許多的問題。

比如醫生的問題就是如此,醫戶世襲,導緻醫生的兒子極有可能對醫術并不精通,可因為是醫戶,卻依舊成為大夫給人治病不可。

這軍戶和匠戶其實也差不多,越是到明朝中後期,這個制度就越是崩壞。

而之所以在元朝,這個制度好用,因為它确實對元朝的軍事制度有很大的幫助,征調人力十分方便,至于民政還有其他的問題……

顯然,對于蒙古貴族們而言,這根本就不是問題,畢竟這些貴族在進入中原之後,在将中原直接變成牧場的問題上,還争議了很久呢。

而與之配套的制度,除了嚴格的職業戶籍體系之外,伴随而來的,還有不同職業戶籍,往往都挂靠在了各地的官府上頭。

比如山東的匠戶,往往是山東布政使司調動,哪裡需要修河堤了,需要多少匠人,便可征來。

這和軍戶的體系相差不大,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問題,那便是……各戶的人丁,不得輕易流動。

而一旦流動,就意味着你成為了流民,而官府對于流民,是有權力抓捕的。

當然,在民初的時候,百廢待興,天下剛剛初定,大量的征調各種戶籍的人口,興建水利措施,修橋鋪路,同時開墾荒地。

這種職業戶籍制度,确實起到了不少正面的作用,朝廷等于是沒有花費太大的代價,就将一個水利的雛形興建了起來,同時還屢屢對當時的北元動兵,且成本極為低廉。

若是沒有這個制度,明朝能否從戰亂中恢複過來,尚且還是兩說。

尤其是貫穿了整個元末明初的流民問題,若是不進行限制,隻怕滿天下的山林裡都是盜匪了。

問題就在于,到了現在,這種制度的弊端便開始顯現了。

比如栖霞缺乏人力,可其他許多地方,想要做匠人的卻不是匠戶。想來栖霞的人,可其戶籍卻在其他地方。如此一來,反而使百姓們除了安守本分之外,沒有其他的出路。

朱棣聽罷,皺眉道:“你不妨說明白一些。”

張安世道:“臣隻說說,陛下若是覺得不好,可以當玩笑聽一聽。”

朱棣颔首:“說罷。”

張安世這才放心地道:“陛下,栖霞對人口的缺口極大,當初制定世襲制,本是為了讓百姓們安定下來,可現在……卻不同了。鄧健那邊,現在正在培育新的苗種,将來的糧食問題,一定可以大大地緩解,而且許多新糧,并不需要細耕細作,那麼多餘的人力,若是還留在土地上,對我大明又有什麼好處呢?”

“所以臣希望……不如試一試,在這上頭,開一個口子,試一試是否有效。若是有效,那些願意耕種的民戶,可以照顧更多的土地,一戶人家,也可得更多的糧,而那些無心務農的百姓,若是想要務工,讓他們進行嘗試,又有何不可?”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帶着空間超市去種田  投影升級之旅  我成為古調查員的那些年  日久見人心  重生後成了皇帝的嬌軟白月光  怪醫聖手葉皓軒  [柯南]關于我叫松田和萩原的幼馴染  嬌軟美人重生後被四個哥哥團寵了  帶*******文  寶媽在修真界富甲一方  朕要這亂世江山有何用  逃荒,我靠千億物資空間養活四個崽  團寵師妹的馬甲震驚全修真界  清梨島嶼  洪荒:通天逆徒,誅仙劍你也想吃  長安卿  一品俏農妃  穿越之直上青雲  錦鯉三歲半,七個舅舅争着寵  邪靈戰神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