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向山這位“老朋友”的假設,人類的“思維”,整個,完整地數據化之後,會有相當龐大的數據量。這個巨大的文件,有它自己的運作規則,隻匹配特殊的生物硬件——甚至可以說,這個“軟件”本身,就記錄了“硬件”的信息。
但如果真的突破黑箱,對這數據進行整理的話,人們或許會發現,這龐大的數據,絕大多數都是“共性”,是“可替代”的。
而真正決定一個人個體特征的,隻有“最後幾十兆信息”。
并且,這代表“一個人特征”的“最後幾十兆”,還是一個動态的信息,随時都有可能被其他模塊修改、寫入與擦除。
但與此同時,這個微小的模塊,又具有相當高的權限。
若是這個假說成立的話,向山倒是勉強能找出一個說法,來解釋自己身上發生的事情。
第九武神雖然沒有多少約格的直接記憶,但約格莫夫在制造第九武神的時候,無意中為了他認為的“人格”,摻進去了一些不屬于“最後幾十兆”的額外信息。
或者說,目前的技術,沒有辦法将“不屬于最後幾十兆的信息”從記憶文件裡剔除出來。
對于計算機來說,或許是一段沒有意義的代碼,或許是在讀取範圍之外的信息。
可對于人類的大腦來說,這一段信息其實足夠凸出了。
向山的記憶迷宮裡,既包含了向山本人的“最後幾十兆信息”,也具備其他人“最後幾十兆信息”之外的“雜質”。
向山的大腦在這些額外信息中找到了觸類旁通打開生物學科研能力的關鍵信息。
即,獨立于知識之外,由各人長期運用知識的經曆形成的“能力”。
沒錯,“能力”不光是與“自我”相互獨立,同時與“知識”相互獨立。
正如“厲鬼”的那一句推斷。“知識”是構成“能力”的胎盤與蛋殼。“能力”的成型,需要知識,可也不止需要知識。而“能力”成型之後,便不再從屬于知識,而是擴展知識邊界了。
立于古老時代的真理探索者,“知識”是遠不及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後人的。但是,他們的“能力”卻未必會輸給後人。
“能力”的絕對數據量是低于“知識”而高于“人格”的。三個層次的數據,或許每一層次分别會有一次數據量的斷崖式下跌。
“生物學科研能力”所需要的數據本身已經在這一部分記憶裡了,但是在第九武神的記憶歸還于向山之前,這些數據沒有得到過有效的組織。當然,構成第九武神的記憶,或許并不具備約格莫夫全部的才能——因為那根本不是約格莫夫全部的記憶。
但是,向山也隻需要“觸類旁通”。
可以這麼說,“不同學科的科研能力”就像“不同派别的武學”一樣。向山本身就具備了一定的“能力”。
知識本身的複制成本并不高。而在這個時代,就連“學習”的成本也非常低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這個主角明明很強卻異常謹慎 玄幻:我的分身要弑主 守護在那遙遠的騎士 機戰:全金屬風暴 監護人是爆處組 開天鴻蒙訣 國潮1980 抗戰:從八佰開始 武逆焚天 學渣被家訪,老爹竟是文壇巨佬 玻璃 瘋狂心理師 腰軟外室她持美行兇 蕭令月戰北寒 女穿男:世家庶子成長之路 等風的女孩 穿成惡毒後娘?反派一家有福了 LOL:這個男人太聽勸了! 呢喃詩章 我全家在種田文裡打卡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