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思順,西域安國人,粟特族,唐玄宗時期着名蕃将,右羽林大将軍安波注之子。從軍戍邊四十餘年,曆任洮州刺史、莫門軍使,遷河西節度使、朔方節度使、鴻胪卿,拜特進、禦史大夫,成為朝廷幹臣。“中興名臣“郭子儀、李光弼都是其屬下部将,深受朝廷的信任和重用,多次提醒安祿山叛亂,入為戶部尚書。安史之亂爆發,受到哥舒翰誣陷,含冤被殺,在平定“安史之亂“中,朔方軍功勳卓着,後來經過太尉郭子儀奏請,得以平反昭雪。
開元初年前後,安思順所在突厥部落破敗,跟随伯父安延偃及諸堂兄弟逃離出來,投奔同姓親族安貞節,時任唐朝河東道岚州别駕。安貞節之父為安道買,曾任代州北面的平狄軍副使,由于與安延偃同行的有其侄兒安思順和安文貞,還有安道買的長子安孝節。安貞節非常感激安延偃救助其兄,遂相約兩家子輩為兄弟,安祿山年約十歲少年,與堂兄安思順雖無血緣關系,但是從小感情親密。
此後不久,安思順應募從軍,來到唐朝與吐蕃長期對峙的隴右邊防前線,不久就嶄露頭角。吐蕃軍以十萬之衆,侵犯臨洮軍,遊寇蘭州、渭州,大肆搶掠唐朝的牧監馬匹。唐軍在左羽林将軍、隴右防禦使薛讷指揮下,反擊吐蕃,大破其軍。當時,受薛讷節制的唐軍将領有王晙、杜賓客、郭知運、王海賓、安思順等。朝廷诏命封賞抗擊吐蕃的有功将領薛讷、郭知運、白道恭、杜賓客、楊楚客和安思順等人,安思順以右監門衛将軍、臨洮軍使升任洮州刺史,兼莫門軍軍使,并賜物二百段銀三百兩錢五十萬。莫門軍在洮州城内,管兵5500人,馬200匹,自從伊始,安思順一直在隴右邊防任職。
大将王忠嗣節制河西隴右兩軍鎮後,安思順升為大鬥軍使,哥舒翰為副使。王忠嗣因遭權相李林甫誣構,被征入朝,诏命以安思順充任河西節度使,以哥舒翰為隴右節度副大使,知留後事。王忠嗣的職權被一分為二,由其兩位部将接替。
河西節度使統兵7.3萬人,戰馬1.73萬匹,其鎮防任務是斷隔羌胡隴右節度使統兵7.5萬人,戰馬1萬匹,鎮防任務是以備羌戎。唐朝中央擢升安思順為河西節度使的原因,一是他長期在河隴供職,習其物情,練達邊務;二是他的種族,出自昭武九姓胡人,而涼州地處絲綢之路的咽喉地段東端,早在唐初,這裡就已是河西都會,襟帶西蕃,蔥右諸國,商侶往來,無有停絕。
天寶年間,涼州城已有居民2.2萬餘戶,居河西諸州首位,在隋唐時期,涼州與河西地區的群胡,具有雄厚的經濟和社會勢力。所以,安思順與當地群胡在族類淵源上的自然認同感,就成為他坐鎮河西履行職責的先天人和優勢。
朔方軍節度使張齊邱,因為發放軍糧失宜,軍士群起毆其判官,被左遷濟陰太守,诏以河西節帥安思順權知朔方節度使,改由宰相李林甫遙領安北副大都護、朔方節度使,以戶都侍郎張均擔任節度留後,坐鎮理事。同時诏命河西節度使、鴻胪卿員外置同正員、攝禦史中丞、權知朔方節度事安思順罷朔方節度,加特進、攝禦史大夫,仍與一子官,河西節度等餘如故。
安西節度使高仙芝率領唐軍與大食軍,激戰于怛羅斯城,死傷兩萬餘人,慘敗而退。高仙芝入朝,拜開府儀同三司、武威郡太守,代替安思順充任河西節度使。安思順聞訊,即委婉暗示河西群胡割耳嫠面請求留任,監察禦史裴周南奏聞朝廷,制命複留思順,改仙芝為右羽林大将軍。朔方軍副使蕃将阿布思因故叛歸漠北,這使得遙領節帥的李林甫臉上無光,遂自請解其遙領,并推薦安思順接任。
阿布思南下侵擾中西受降城之間的永清栅,被守将張元軌擊退,阿布思被漠北回纥部擊敗,範陽節度使安祿山乘機招誘,降其部落,阿布思帶領殘部向西逃往西突厥葛邏祿部。安思順與北庭都護程千裡采取聯合行動,派遣部将渾瑊提偏師深入葛邏祿部,經狐媚碛略特羅斯山,大破阿布思部衆。阿布思被葛邏祿葉護頓毗伽執送于北庭都護府,程千裡将阿布思押送京城,斬首示衆,這是安思順在朔方任上的大功之一。為了表彰朔方節度使、靈武郡守、攝禦史大夫安思順的功績,诏命追贈其亡祖左玉钤衛郞将為武部尚書,亡父右羽林大将軍安波注為太子太師。
一身而兼範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以讨誅奸相楊國忠為名,在幽州揭旗造反,叛軍步騎15萬皆精勁邊兵,一路向南,勢如破竹,僅一月時間就渡過黃河,打破東京洛陽。唐軍大将封常清一敗再敗,隻好與東征元帥高仙芝退保潼關,據險而守。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但是,唐玄宗與楊國忠卻一再低估叛軍兵鋒之盛銳和局勢之嚴峻,又偏信監軍宦官的讒言,怒斬封、高二将于潼關軍中十二月,強令卧病在家的哥舒翰接替高仙芝,借其威名鎮守潼關。哥舒翰雖堅辭不受,然無奈君命難抗,遂抱病赴任,統率倉促征調的二十萬大軍,坐鎮潼關。
安祿山起兵反叛,緻使天下動亂,國失太平,乃是十惡不赦的滔天之罪,太仆卿的安慶宗被腰斬,所娶榮義郡主賜死,遭受株連而被殺的還有安慶宗之母康氏等人。由于安思順因有洞察之見,先奏之言,故而在安祿山反叛之後,免坐株連之禍,但他立即被征入朝,改任戶部尚書其弟安元貞由羽林軍大将軍改任太仆卿。然而,平叛戰事不利,局勢繼續惡化,當素來輕視怨恨安思順與安祿山的哥舒翰被起用後,自知握天下兵權,有所論請,天子難違,遂誓志報其宿怨。
哥舒翰老部下、時任元帥府馬軍都将的王思禮,密說哥舒翰抗表請誅楊國忠,但哥舒翰不贊同對楊國忠下手,王思禮又說哥舒翰謀殺安思順。于是,哥舒翰誣指思順與祿山潛通,僞令人遺書,于潼關外擒之以獻,并條疏思順七條罪責,請誅之,安思順與弟安元貞皆被賜死,家屬徙于嶺外,天下冤之。
後來,因為朔方軍在平定“安史之亂“時功勳卓着,再經過大臣郭子儀的奏請,安思順得以平反昭雪。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核能危機:赤潮 開局秦家族長,我綁定選擇系統 娛樂:老婆是我的禦用女主角 邊緣人物的快穿之旅 精神狀态很美麗,魔言魔語出奇迹 重來一次不一樣的人生 甄嬛傳之陵容突然成了白月光 休渣夫,屯糧田,農家娘子二嫁皇叔 逸天青雲傳 風湧華夏:我打造了頂流曆史ip 崩壞:鴨鴨總想霸占我! 戰神萌寶:大佬是我爸朋友 穿越獸世,銀狼獸夫又甜又野 最強兵王重出江湖 乞丐竟是首富總裁 他都掄錘了,你還管他叫奶? 穿越六零:丈夫帶我進城了 青聖紀元:張天賜和三條狗的傳說 報告首長,夫人又打趴了全場 恐怖遊戲:NPC她後台杠杠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