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深深地看着朱高煦。
他再一次震撼于這逆子謀定而後動的本事!
當年朱高煦監國理政,創設學部任命解缙為學部尚書,引得楊榮、胡俨等一衆缙紳朝臣拼死反抗,甚至不惜借用科舉舞弊一事,試圖将學部拉下馬來。
最終結果就是,胡俨楊榮等人偷雞不成蝕把米,反倒被監國漢王爺抓住了把柄,一舉清洗了整個朝堂,甚至将翰林院一衆翰林盡數流放,還罷免了三年一次的科舉大考!
直到現在,朝廷都還沒有恢複科舉。
朱棣也曾找過朱高煦,因為他快頂不住士紳的壓力了,想要恢複科舉。
可這逆子堅決反對,始終不肯松口。
原本朱棣還以為,朱高煦是在為新學推廣争取時間。
畢竟新學根基太過薄弱,哪怕這些年來學部在解缙的率領之下遊走各地州府全力推行科舉,可畢竟程朱盛行足有百年,想要短時間内将其取而代之,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果舉行科舉大考,摻雜進新學内容,那些考生學子大概率是考不出什麼好成績的。
與其如此,還不如索性罷免科舉,再給新學子弟一點時間。
對此朱棣也無可奈何,選擇尊重朱高煦的意見。
直到現在,朱棣這才陡然發現,這逆子罷免科舉還有深意!
“爹啊,科舉遲早會恢複,但不是現在。”
“新學根基薄弱,想要将程朱取而代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朱棣點了點頭,不過也提出了意見。
“蹇義找過朕很多次了,朝廷缺乏人才。”
“你這混賬又流放罷免了那麼多官員,再不舉行科舉大考,你讓蹇義從哪兒找人補上空缺的官位?”
“僅靠檢舉制和國子監這兩個來源遠遠不夠,再不舉行科舉大考,朝廷隻怕會出現人才斷層了。”
朱高煦也明白這一點,話都說到這個份兒上了,他也隻能松口。
畢竟自新學問世至今,已經過去了六七年之久,那些新學子弟總歸得有一點成才的吧?
“那就考呗,朝廷遷都北京後,就可以恢複科舉大考。”
“不過科考内容得改改了,必須以新學為主,如此天下學子才會明白朝廷的深意,也可以幫助新學推廣。”
對此朱棣倒是沒有拒絕,他同樣看那些程朱缙紳不爽,更何況現在得知皇室的最大敵人其實就是士紳階層,那自然更要對其極力打壓了。
從程朱到新學,雖然隻是換湯不換藥,遲早這些新學士紳也會走上兼并田地的老路。
但是這個革故鼎新的過程,卻足以令士紳階層元氣大傷,朝廷也可趁機推行一條鞭法,将那些被士紳缙紳兼并的田地重新奪回來!
科舉每三年一次舉行,朝廷實則也隻是暫停了兩輪而已。
不過這六七年的時間卻很是珍貴,不僅是對新學子弟來說,更是對武官勳臣而言!
朱棣現在也明白了,想要皇權不旁落,想要文武制衡,扶持勳貴武臣勢在必行!
功勳武将們早晚都會老去死去,而将門犬子的概率遠大于将門虎子。
名将都是戰場上殺出來的,而不是在公侯伯府上嬌生慣養出來的。
比如朱勇徐欽這等纨绔子弟,你指望他們将來對抗文臣缙紳,那還不如指望自己。
而反觀士紳文官們,掌控知識占有田地,上下勾結形成學閥,注定會将知識一代代傳承,底蘊越積越厚!
再有科舉制度源源不斷地為文臣缙紳提供新鮮血液進入朝堂,這就從根本上保證了文臣缙紳永遠不會衰亡!
從此以往下去,不管是開國勳貴也好,還是靖難勳貴也罷,最終都會漸漸腐化衰亡,朝堂話語權也會落入文臣缙紳手中,導緻文武失衡,皇權旁落!
而一旦朝堂話語權落入文臣缙紳手中,自己那些後人又能依仗誰去制衡這些士大夫?
勳貴成了混吃等死的廢物!
宗室藩王盡皆外放鎮守一方!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錯嫁新妻逃了婚宋蘊蘊 讓你收破爛,你收到傳國玉玺? 古廟禁地:我體内有一座五靈真觀 一切從泰坦尼克号開始 苟在異界研究科學 開局一條鲲 讓你流浪,你成全國旅遊形象大使 劍來 穿成修二代我叛出家族 收集末日 大造化劍主 從行星總督開始 大梁豪商 開局一功法,我靠修仙末世囤貨 都市醫神狂婿 山村小神醫 絕代神主 全能小神農 我在末世種個田 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