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小說

鹦鹉小說>隆萬盛世 > 第1172章 放棄騰沖(第1頁)

第1172章 放棄騰沖(第1頁)

魏廣德從張居正房裡出來,漫步走回自己值房,路上還在思考着此事的利弊。

大同從貢道發展成馬市,這到底好還是不好,魏廣德感覺自己得好好想想。

大同的地理位置就決定了,一旦大同馬市開放,則山西商人必然借助便利獲得巨額利益。

魏廣德不是紅眼病的人,别人賺錢比殺了他還難受。

這都是各自的機緣,是命,強求不得。

可是,他們可是晉商。

想到這裡,魏廣德忽然醒悟過來,如果大同開了馬市,晉商或許就是從此地出發,開始大規模向北邊販運各自違禁品。

當然,不是說沒有馬市就沒有商人走私,隻不過借助大同馬市,晉商更容易向邊境運送貨物。

畢竟正常情況下,是沒有商人會往邊境運貨的,除了每年兩次封貢互市的似。

其他時間點向北邊運貨,必然遭到沿途明軍衛所堡鎮嚴格盤查。

隻是,大同馬市肯定對發展北方經濟是有好處的,戶部也能有更多收入。

沒看到王國光都插手進來了,和張四維一起遊說張居正成功。

其實,魏廣德是多少猜到王國光這麼着急戶部營收原因的。

張居正推行考成法前,大明國庫一直都是呈現出赤字,入不敷出的局面。

即便是隆慶最後兩年,高拱接掌首輔之位,這樣的境況也沒有絲毫改變。

而張居正當初推出考成法的重要理由之一,就是想用此法推動地方賦役的及時征繳,減少朝廷的虧空。

可以說,萬曆三年歲尾的财政總結極其重要,需要消除虧空,那怕是結餘一兩銀子,那也是張居正執政最大的功勞。

最起碼證明了,新法可以消除朝廷虧空,不至于動搖國本。

魏廣德已經回到值房,坐在自己位置上,看着書案堆積的兩摞奏疏,感覺一陣頭大。

他現在需要考慮兩點,一是戶部的态度,二是大同開馬市最後可能發展成什麼樣子。

看似是兩點,其實好像又是一點,那就是戶部已經擺明車馬支持大同開市。

想到明末那些晉商,在北方糧食大面積減産的情況下還瘋狂向遼東建奴出售糧食和鐵器,賺取沾着漢人鮮血的金銀,魏廣德打心裡是不想同意大同馬市開張的。

但是戶部那邊,明顯為了财政虧空的問題已經瘋了,或者說張居正非常着急要解決這個問題。

本來鑄造大明通寶可以為朝廷賺到不少銀子,可是遼東和東南,還有西南的先後開戰,朝廷大筆銀子撒出去,貌似賺到那點銀子肯定不夠花銷。

月港的收益也不多,大頭成全了宮裡。

“宮裡?”

魏廣德猛然建醒悟過來,宮裡對戶部不滿,馮保看王國光的眼神已經不對。

對于他支持的大同馬市,感覺隻要拖上一些時間,或許就能化解。

是的,魏廣德要反對大同開馬市,但又不願意直接開口。

至于馮保怎麼動王國光,他心裡門清。

其實為什麼明朝的太監和戶部尚書經常對線,根本原因還是在于内廷采買上。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這裡的土,可不止是土地的意思,在古代土地其實還是财富的象征,其實到了後世也是一樣的。

明朝的财政制度并沒有明确區分國家的收入和支出與皇帝的個人收入和支出的關系,所以君主個人的開銷與公共财政密切相關。

朝臣不斷地向皇帝提出谏議,諸如宮廷用度汰侈,肆意科辦土貢,奉派太監借機胡作非為,大量賞賜給皇親、貴戚、寵臣土地。

但是因為皇帝擁有最終權力,官員們隻能是提出抗議,或以辭職相威脅,或者對執行皇帝命令的朝臣進行參劾,或者以誇大上天的征兆來警示任性妄為的皇帝。

但當這些辦法失效之後,他們就無計可施了,而且他們也時常面臨着君主報複的危險。

除了開國皇帝朱元璋是自學成才以外,其他明朝皇帝都是接受了儒家教育,他們被灌輸要恪守祖訓,尊重民意,遠離怨恨和放縱。

可即便如此,以皇帝為中心,皇宮的開支依舊龐大無比,皇帝過着世上最奢侈的生活。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諸天萬界之大拯救  萬重山  穿書前他已在大潤發殺了十三年的魚[快穿]  論渣攻們重生以後[快穿]  萬人嫌和隐婚竹馬上戀綜後  那年華娛  我自桃源來  你能不能别煩  夫人被迫覓王侯  重生從拒絕青梅開始  我有一個魔幻世界  無敵氣運,從無限作死到一統天下  成婚後,我走上了仕途巅峰  大唐:安西最後一個信使  神詭世界:開局打造幽冥地府  娛樂界神話  從十倍張三豐天賦開始  沒人告訴我這不是遊戲  期待在異世界  被将軍嬌寵後我破防了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