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三塊磚”,一塊磚墊住膝頭跪下,一塊磚捧在兩手中高高舉起,一塊磚頂在頭上。
在這種境遇中,另有一種人,借機斂錢,作活通行證,那便是白俄。
凡是無“通行證”而必須出門的人,都要請一名白俄領路,沿路向日軍哨兵敬禮,便可通行,這種領路的代價,每次法币八元,而且包接包送。
有幾個住在法租界内的人,便是用這種方法,由法租界至特三區,又由特三區回法租界。這是日軍有組織的斂錢方法,白俄所得的領路費,隻能收用一小部分,大部分要獻給日軍。
除了“通行證”外,又有“良民證”。
日軍對武漢的管理十分嚴格。隻有在武漢的常駐人口才有可能被頒發一本所謂的“良民證”,如果是從外地逃難來漢的人根本無法取得該證。
持有這個“良民證”的居民,每天要将證件放在自己的身上以備抽查。
當時在武漢很多要道都設置檢查的關卡,沒有“良民證”的人随時有可能被抓。日軍将所有的居民每10戶綁定在一起,彼此保證不違抗日軍的管理,不參與地下反抗組織等活動。
隻要10戶中有任何一戶的家人出現上述行為,其他9戶都有可能遭受牽連,甚至被殺害。
至于孟紹原那個時代,電影電視裡在武漢來去自如的中國特工,大殺日寇漢奸的場面,根本就不可能出現。
秘密的抵抗組織有,但他們充其量隻能在日軍駐地附近進行一些小的破壞活動。
而他們最大的成就,就是将武漢城内的情報秘密的傳遞出去。
軍統曾經想在武漢進行一次暴動,結果還在籌備,就是因為“良民證”和“連坐法”,讓這次行動徹底暴露,軍統四人被擊斃,十四人被俘。
“良民證”是日本人的一大“發明”,這本小小的證件,在抗戰前中期幫了日本人的大忙。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就和“派出所”是日本人帶來的一樣,“良民證”這也算是中國現代戶籍制度的雛形吧。
負責管理武漢的,一共分成三個部門。
一個是駐紮在漢口利冰廠大樓的“憲兵漢口隊本部”。隊長美座時成大佐。
一個是安清幫頭子計國祯出任會長的“武漢治安維持會”。
維持會各機關由日軍派出的“囑托”控制,“總囑托”為日本人淺見敏彥。
第三個,則是正在籌備成立中的武漢特别市政府。
這個僞政權日本指定的市長叫張仁蠡。
張仁蠡也許沒幾個人認識,可是說起他的父親,那就大名鼎鼎了:
清末名臣張之洞!
張仁蠡是張之洞的第十三個兒子!
而負責武漢情報工作的,則是與憲兵隊密切合作的日本駐武漢特務機關機關長芳賀則江大佐。
所有的機關,都統一受日本華中派遣軍最高司令官領導。
武漢淪陷後,珞珈山成為侵華日軍華中派遣軍的司令部,為了慰藉日軍的思鄉之情,從日本引種來櫻花在武漢大學老齋舍前種植。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形意拳:以武入聖 公主,請自重! 白夜妄想 财神崽崽在娃綜爆紅了 女神的超級贅婿 法力無邊高大仙 BUG生存指南 誰能拒絕毛絨絨[刀劍] 大清疆臣。 攻略安室透很難嗎? 兵擊之神,從攀登超越之塔開始 超凡:從惡魔開始 本王姓王 西北風 我在聊齋修功德 [綜武俠]天下第一美人 明末大軍閥 超級女婿 純愛戰士永不言棄[主攻] [火影]穿成宇智波後我走上了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