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長一點?
常百業沒有笑,這确實是一個最好的法子。
并不是說,活着不會有遺産稅,不會被朝廷割一刀,常百業還有更多的時間去造小人,培養孩子長大然後分家,來規避朝廷苛刻的遺産稅。
最關鍵的是,時間長了,商人對朝廷的影響很可能會增大,繼而推動關于商業法令的改變,将割商人的刀換成小竹棍。
常百業清楚遺産稅的出現已不可避免,但經過沈一元的點撥也寬心下來,大不了多生一堆娃娃,到時候分家。
分家房屋、店鋪這些也需要過戶,過戶的稅和遺産稅怕是天壤之别。
說到底,朝廷真正的目的是逼着大商人、巨賈主動切割家産,現在沈一元家中富貴無數,等十年二十年之後,他将家産一分為三、一分為五,整體的财富瞬間便分開了,兒子與兒子之間未必親密無間,未必沒有利益糾紛,未必就恭敬友好。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想法,每一戶都有每一戶的利益與訴求,到那時,大家族之中一言九鼎的情況就不複存在。
經過三代切分,再富可敵國的商人,也可能成為不起眼的存在。
曆史上有三家分晉,看似都得到了不少好處韓、趙、魏很是兇猛,一個個都挺強,可結果呢,還不是被人玩死了。
朝廷設置的遺産稅越嚴苛、越重,在未來,巨商的出現将隻是昙花一現。
常百業歎了口氣,自己還年輕,總還有時間來
解決或避免這個問題,看向沈一元,轉了話題:「北面那裡,晉商與徽商之間,該如何協調,還需要商議一二。過于激烈的競價甩賣,反而不利于所有人的利益。」
沈一元點了點頭,終于開始動筷子:「糧食、絲綢,徽商在北平的店鋪應該占五成。」
常百業皺眉:「沈叔,五成是不是太多了?這裡還有浙商,閩商,廣商,川商……你們徽商占五成,那其他人還如何分,我們晉商又能拿走多少?」
獅子大開口不合适,餅就這麼大,你沈一元的嘴也不能一口吃一半。
沈一元品嘗了兩口菜,擱下筷子:「在金陵,徽商的糧食、絲綢店鋪占的是五成半,到了北平,讓出半成已是退讓。」
常百業連連擺手:「徽商之所以能在金陵主導糧食、絲綢這些買賣,與你們多年積累有關,甚至太湖、蘇州府、松江府等地,都有你們徽商大量收購糧食。你們能在更短時間運糧至金陵,可北平不是金陵。何況,你們想主導北平的糧食,也未必能做到吧?」
這些年來,朝廷并沒有幹涉過糧食、絲綢買賣,放任商人之間競争。朝廷唯一的手段,那就是調節糧價,然後收購一批批的糧食運至糧倉裡面。
朝廷的糧倉主要是平抑物價,備災所用,市面之上的糧鋪基本上都是商人的,這也讓商人鬥得厲害,徽商能脫穎而出,實在是這群人太能吃苦了,也太有
膽識了。
尤其是沈一元讓掌櫃與夥計深入民間,直接将采購點設在鄉裡,不等百姓挑着糧食去粜,而是主動到鄉裡,甚至是田間地頭,莊稼還沒收下來的時候就開始與農戶談收購之事了……
糧食本身沒太大區别,買誰家的都能吃飽飯,于百姓而言,哪裡店鋪近,方便,隻要價格和其他地方價格差不多,就會在附近的店鋪裡買。
糧商的競争往往并不是商品上,售賣上,而是采購與店鋪數量上。徽商掌控了大量的采購渠道,這才讓其一舉成為金陵糧食的主導。但這種主導也将因遷都而出現損失。
最主要的是,北平的糧食結構正在發生改變。
沈一元端着酒杯,沉思不語。
今年朝廷要大規模在北平
、山東、河南等地播種高産農作物了,積累多年的種子與成果,無數百姓翹首以盼多年,終于等到了高産農作物進入民間。
雖然進入民間的量并不多,據說土豆預計種下七千畝,玉米種下五千畝,番薯種下八千畝……
這隻是進入民間的量,而農學院、官府主導的數量,遠遠大于這個數量。
沈一元也清楚,随着多年前山西大移民至北平,北平周圍無數荒地成了良田,以朝廷眼下的動作來看,估計用不了三年,土豆、番薯這些高産農作物将會在民間大量出現。
到那時,傳統的米商地位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繼續依托江南糧食向北運輸,徽
商所得利未必能有多少。
「四成,最少了。」
沈一元退了一步。
常百業微微搖頭:「沈叔,海洋之上沒了大明的敵人,水師将會有一大批船隻空下來,他們将會往來于南洋,安南、占城、舊港、渤固等地的糧食,可也會大量北運,到那時候……」
沈一元看着得寸進尺的常百業,笑道:「這樣吧,晉商想要在北平占幾分煤炭,徽商在北平占幾分糧食,如何?」
常百業瞪眼,開什麼玩笑。
晉商的煤炭可是與官煤并存,兩者将占據北平九成的煤炭。你一個賣糧食的問煤炭幹嘛。
「用糧食比對煤炭不合适,不如用絲綢、布行對比?」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我和首富結婚了 救贖反派的我隻想吃瓜 五零職工家庭獨生女[年代] 金手指是柯學改字 重生成年代寡嫂後她手握超市空間 夜雨忽至 三國:蜀漢敗家子,開局火燒卧龍崗 我一上号全星際都炸了[全息] 和男友分手後他去當了天師 長生仙途:從聽懂靈草說話開始 沙雕替身被遺棄後爆火綜藝 驚!保護動物居然也不能靠賣萌為生 直播娃綜:侯門主母卷瘋了! 七十年代幸福小生活 我有紫貴之氣 我的古代繼子訓練營 在詭異世界變成蜘蛛精 柯學世界的人形自走挂 頂級作精穿成和親公主 最強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