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小說

鹦鹉小說>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兩個少年的二十年約定(第1頁)

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兩個少年的二十年約定(第1頁)

十年,二十年之後?

朱瞻基凝眸,一時之間不知道如何作答。

問題并不是出在二十年後,而是出在誰的未來上,是大明的未來,還是燕國的未來。如果分開說,會不會給人一種割裂的錯覺,讓朱文奎誤以為燕國獨立在大明之外,而非臣屬于大明之下。

出于謹慎,朱瞻基開口道:「十年,二十年,我倒真想過。眼下的大明已無外地,西南的烏斯藏……」

朱文奎擡手,打斷了朱瞻基:「說你的未來。」

朱瞻基見朱文奎認真,知道兩人推心置腹說話的機會不多,索性便直說:「我勾勒過十年後的封國,從完全的蠻荒之地,開辟出兩個塞上江南,河流兩岸種滿莊稼,有人在治水溝渠,有人在仰望藍天,有人在禾下乘涼……」

「有滿倉的糧食與谷物,有歡聲笑語,孩童可以背誦詩詞歌賦,商人從遙遠的大明而來,我們拿出貨物交易,船隻停滿港口,船帆與日月旗在風中飄舞……」

「那時候,爺爺老了,父親會出來管事,而我也将承擔重任,規劃好封國之中的一切。那裡不是有土著,皇上說過,那些土著也是黃皮膚的人,與非洲的黑皮膚的人、西方白皮膚的人并不同,反而更像是我們中原人種。」

「所以我打算是将這些土著同化為大明人,學習大明的文字,穿着大明的衣裳,掌握大明的技術,讓他們成為封國裡的重要力量。十年之

後,那裡的人口最好是能到八萬至十萬,二十年之後,能有二十萬……」

人口的擴張是封國建設的關鍵,這裡的人口增長,除了自然生育外,主要是「拉攏」更多的土著加入,還有未來超遠航貿易帶來的人口。

朱瞻基講述着未來的燕國,朱文奎聽得連連點頭,看着眼前的朱瞻基,他雖然還小,卻是一個極有主見與想法的人,現在給他一片不得能做成大事。

父皇說過,美洲未來到底聽不聽大明差遣與号令并不是最重要的,隻要大明的文化與火種能留在那一片土地上,就是大明的勝利。

這可以理解,像是朝鮮國、以前的安南國,都是中原文化圈内的國家,無論是制度、律令還是禮儀,甚至于文字,都在效仿或直接使用中原王朝的。

文化的認同,讓朝鮮國更傾向于臣服大明,文化的根基存在,也讓大明能更好地将安南國化為交趾郡。根基在文化裡,打下文化的根,日後怎麼都好說。

朱瞻基頭腦清醒,雖然有些勾勒與暢想不夠清晰,卻已經有了大緻方向,也明白了日後所作所為的重點在何處。

朱文奎含笑,看着侃侃而談的朱瞻基,他要有所為,自己又豈能落後?

大明的十年、二十年之後是什麼樣的?

暢想大明的未來是一件很令人費腦筋的事,大明的未來不像是燕國的未來那麼好勾勒,燕國是從一無所有漸進,别說未來

….

十年,就是未來三十年,他們最核心的任務就是搞建設,不是建房子,就是建城池,亦或是建港口,建溝渠,墾荒耕作,砍伐樹木……

他們的未來是建立在建設的進度之上,可大明的未來不是這樣,經過洪武朝三十一年與建文朝十二年的發展,大明的根基在當下就已經打牢固了,土木性質的工程并不能說是核心,隻能算是一個部分。

大明是要搞建設,鐵路規劃,混凝土規劃,初級工業基礎建設,鐵船艦隊等等,都是建設問題。這些雖然可以預測,但絕不可能代表整個大明。

大明太過龐大,要處理的事實在是太多。

在朱文奎看來,未來十年朝廷最沉重的任務是徹底解決百姓吃不飽飯的問題。

雖說父皇經過十餘年的治

理,大明國力蒸蒸日上,但地方上報上來的情況卻很真實,任何府州縣,都有着一定的貧困百姓,适合耕作地方的百姓尚還好一些,多少能吃飽飯,但一些山區地帶,那裡的百姓依舊是食不果腹,一些百姓家因為失去了勞力,整個家開始變得窮困,甚至于連飯都吃不起。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最強戰神  我和首富結婚了  我有紫貴之氣  直播娃綜:侯門主母卷瘋了!  重生成年代寡嫂後她手握超市空間  柯學世界的人形自走挂  七十年代幸福小生活  五零職工家庭獨生女[年代]  三國:蜀漢敗家子,開局火燒卧龍崗  驚!保護動物居然也不能靠賣萌為生  頂級作精穿成和親公主  沙雕替身被遺棄後爆火綜藝  夜雨忽至  我的古代繼子訓練營  在詭異世界變成蜘蛛精  我一上号全星際都炸了[全息]  長生仙途:從聽懂靈草說話開始  救贖反派的我隻想吃瓜  和男友分手後他去當了天師  金手指是柯學改字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