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上可見,這首詞中典故雖多,但每一處都是極為妥帖。它借曆史上的舊事,一表胸中塊壘,寄托拳拳感憤。但是這首詞裡全是典故嗎?寫詞人自己的句子有沒有?】
嗯?
衆人反應很快,他們雖然沒有課本,但許多人早在一開始就将原文抄錄了下來,熟讀成誦,此時領略一思索便搶答道:
“是‘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話音剛落,水鏡裡展示出詞句。
楚棠繼續提問:【請大家結合注釋,看一看這“四十三年”具體指哪四十三年?】
前代人苦于不知後事,直接開擺;後朝詞人卻如同開卷考試:“應該是指辛棄疾南歸至今,一共四十三年吧!”
南宋,揚州。
詞人姜夔正流徙于此。他仕途不順,四次歸鄉參加科舉,俱是名落孫山,隻好四處流寓漂泊。揚州山水靈秀,他早有向往,故而在此駐足。可此時的揚州城到底沒有往日繁華。他想着《永遇樂》中的詞句,歎了一口氣:
“四野蕭條,寒水自碧。揚州城,哪堪當年烽火啊”
【不錯,課本注釋說了,辛棄疾于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南歸,到寫這首詞時正好四十三年。他登高攬勝,除了曆代興亡入眼,還想起了自己的曾經,想起揚州路上的抗金烽火。這裡涉及到辛棄疾的生平,我們簡單說一下。
辛棄疾出生在北方的淪陷區,紹興三十一年的時候,金主完顔亮南侵,中原地區的百姓不堪驅使,紛紛起義。辛棄疾也趁機拉起兩千人的隊伍,去投奔義軍首領耿京。他才華橫溢,見識卓越,很快在其中嶄露頭角,被任命為掌書記,主要負責的是起草書檄文告,參與機要。】
“這辛棄疾還會打仗?怪倒是文武雙全了。”
衆位帝王感興趣地挑挑眉。李世民順便啧了一聲:“那宋朝朝廷懦弱,百姓卻是有血性。”
這麼說着,倒有些為萬民不值了。
【辛棄疾審時度勢,建議耿京歸順朝廷,接受南宋的統一領導。耿京首肯,并派辛棄疾等人奉表南歸。】
衆位帝王愈發贊賞了:“赤膽忠心,眼光敏銳,實在是良臣!”
汴京城裡的趙匡胤臉色好上幾分,總算聽到條正常的消息了。一旁的趙光義觑着他的臉色讨巧:“若不出意外,朝廷與義軍聯合,形勢必會翻然一變吧!”
趙匡胤點頭,還來不及高興,便聽水鏡裡說:
【然而,正當辛棄疾在這邊一切談妥,高高興興回城的時候,義軍那邊出亂子了。一個叫張安國的叛徒夥同其他人殺了耿京,投降金國。】
“這這這這不是添亂嗎!”
人家才和朝廷談好,這邊就投降叛國,讓皇帝怎麼想?!大家很是為辛棄疾捏一把汗。
南宋。
陳亮卻是笑了起來:“幼安兄當年神勇,每每提起,我便會神往兄當年的馬上英姿。”
辛棄疾淡笑擺手:“謬贊了。”
【消息傳來,辛棄疾當場惱怒,随即率五十人馳向金軍大營,出其不意抓獲還在和金将宴飲的張安國,帶着他一路疾馳,生生甩開五萬金兵,将張安國活捉,獻俘朝廷。】
豁!
劉徹當場不淡定了:“深入敵營活捉叛徒,視五萬金兵如無物,這是天生将才!”
底下的大臣也不淡定了,尤其是衛青和霍去病,他們一個是将領,一個是少年英豪,自然深知活捉叛徒是最好的做法,也知曉這麼做的難度,可辛棄疾竟然做到了!霍去病雙眼放光:
“義士骁勇,真想同他一見!”
劉徹聞言表示贊同,他望着水鏡裡楚棠放出的圖片,眼中真是又羨慕又嫉妒,這種人才怎麼不生在他武帝朝呢!
鹹陽。
嬴政問一旁的蒙恬:“蒙将軍,深入敵營,活捉叛徒,全身而退,若是你,有幾成把握?”
蒙恬掩下眸中火熱,謹慎道:“臣不敢托大。”
卻是沒有回答。
嬴政也不怪罪,他看向水鏡,眼裡閃過一道精光:“這辛棄疾,豈止是文武雙全。”
分明說保守了。
唐朝。
有過戎馬經曆的李世民對辛棄疾就更加贊賞了:“此子若在大唐,當是一員猛将!”
忠臣點頭,深以為然。這樣的人才,不封将軍,等着落灰嗎?明珠蒙塵,不僅是皇上的恥辱,更是他們滿朝文武的恥辱!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虛拟雄蟲偶像[蟲族] 早點睡覺 隐婚請低調 在荒野求生綜藝立嬌軟人設爆紅了 帝霸 虧成首富從遊戲開始 贅婿當道 我師兄實在太穩健了 穿成自閉女主的戀愛腦後媽 鬥羅大陸5重生唐三 心機外室上位記 蛇蠍美人的追求(快穿) 近戰狂兵 參加戀綜後和營業對象假戲真做了 不一樣的規則怪談[無限] 萬古武帝 龍君蘇醒在星際 守衛者之星際狂飙 玻璃城 隻有我能用召喚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