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玉自胤禔抄了煙花柳巷後便受命前去安置那些被直郡王抓去牢獄中的姑娘們。
這原本是一項比較難完成的任務,卻借着傾城的東風,倒是讓民間的輿論發生了一些改變,至少在現在,在京城這片地方,已經很少出現為了保全名節而自盡的情況了。
姑娘們,理應去追尋自己的人生,曾經被拐賣去風塵之地的姑娘在相對寬松的輿論環境中,在京城貴女們為影響的文章與詩詞歌賦中,有了面對另一種人生勇氣。
過去她們身不由己,現在賣身契已經燒毀了,煙花柳巷也已經被抄了幹淨,仿徨、無措、害怕的情緒會在她們之間蔓延,卻也好在,八千餘位姑娘,有一些曾接受過文學教育,有一些曾經也有才女的名聲,前邊有勇敢的姑娘站出來,後邊有怯弱從衆的在之後觀望。
官府給予的,是疏散銀兩與一時的庇護,若要長久安身,唯有令尋謀生之途。京城貴女們掀起的風潮,成了她們改變人生的一縷東風。
這世上不是隻有才子能夠寫出優美動人的詩詞,也不是隻有男子能夠寫出扣人心弦的話本,女子不能抛頭露面的規矩是誰規定的呢?連家都沒有,連溫飽都存在問題,還扯什麼抛頭露面?
說書先生可以是老婦人,也可以是口齒伶俐的姑娘,隻要她說得好,說得妙,自然也有人捧場。
張廷玉手中之事,比他想象中更快地走上了正規,他對姑娘們煥發出來的活力與勃勃生機感到驚歎。
最先抱有的同情與恻隐之心被歎服所代替,他感到不可思議:“民間是從什麼時候起發生的變化?”
輿論的走向不同了,至少在京城,民間的百姓已經不再興什麼女子不得抛頭露面之事。上街做買賣又不犯法,以前婦人不敢出來是因環境嚴苛,如今出來叫做随大流,而大部分人其實就是随了大流的人。
第一位出來抛頭露面的是誰,第一位去茶樓裡說出的女子是誰,已經無從考究了。
如今走在商業街上,街道的樣貌可也大變了樣子,風氣比之前些年的死氣沉沉,開化了許多。也或許是盛世來臨,天子腳下的百姓們日子富足,商業街的規模又擴大了許多。
張廷玉打算将自己在民間所見所聞皆寫入了折子之中,呈遞給了康熙過目。
或許是《大唐傳奇》将劍器舞吹得天上有地下無,自端正先生帶起戲曲風潮後,傾城之作《大唐傳奇》又帶來了劍舞的流行。
它不再僅僅是一種令看客們觀賞的表演,而是引起了更多人對此好奇,引貴女們對劍心生喜愛,漸漸的,它脫胎于原先的表演舞姿,衍生出了适合人們鍛煉養生的動作。
他路過了一家開在集市附近的茶樓,裡面沒有雅間,隻有讓人們歇腳的大堂,最上頭,便有一位年輕的姑娘拍着醒木,口齒清晰地念着傾城的新話本《大唐傳奇》之公孫大娘。
他看那年輕姑娘以兩指充作劍,比劃着劍招來為人們說書,頓覺有趣,也跟着坐下來聽了一場。
也是這一場,讓他對八貝勒在民間有多麼大的影響有了更多的認識。
這位姑娘能成茶樓的招牌說書人,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她懂得一些劍舞舞姿,說出來時頭頭是道。
“劍器之舞,究竟有多麼令人驚豔?”
“劍舞之中的風華,隐藏殺機,柔美的舞姿可不僅僅是用來觀賞,在靈動中藏着鋒利的劍光,危險又絕美。”
在那個大唐,有一位絕美的佳人名公孫大娘,那一手驚豔了杜甫少年時光的劍器之舞,舞出了大唐盛世的恢宏與絕豔。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女配她隻想報效國家[快穿] 我來做明帝 世界各地簽到 撩完帝王後我翻車了[穿書] 瑪奇瑪小姐不想成為咒術師 山河令之局外人 百萬世界末日 旦夕之殼 [綜]小說存續計劃 高門貴女都想喊我婆婆 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勇者 沉溺 穿成殘疾元帥的炮灰原配 Z電子同調 鬥羅之武魂惡魔果實 嬌弱萬人迷是朵黑蓮花 強吻他們被鲨後姐又活啦 如何拒絕BOSS的換裝愛好 渣受又翻車了 魔尊錯娶仙君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