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朝的時候,陶睿出列,道:“皇上,臣有本啟奏。”
衆位朝臣一陣訝異,陶睿剛參完江南知府沒多久,這又要做什麼?
皇帝也摸不清他要奏什麼,有些期待地說了個:“講。”
陶睿垂眸遞出奏折,朗聲道:“臣要參吏部員外郎張添收受賄賂,倒賣官職;臣要參禮部郎中李韬科舉洩題,令數位無德之人考中進士,并借祭祀、慶典斂财;臣要參兵部侍郎蕭勤盜取武器鍛造圖,私造兵器;臣要參……”
所有人心髒都停擺了一下,聽陶睿一口氣參了十八個人!
上至兵部侍郎、下至禦林軍校尉,全是京官,全有實權,全都有機會觸碰到一些機密。其中兵部侍郎是蕭家人,禮部郎中是蕭家的一個女婿!
就算這兩人不屬于蕭貴妃那一支蕭家嫡支,但也是有蕭家的關系。十八個人中兩個是蕭家的,陶睿這指向明顯得不要更明顯。
更令蕭家和二皇子憤怒心驚的是,隻有他們才知道這十八個人全是他們的人!
皇帝看着奏折,慢慢皺起眉。這裡面有他知道的,也有他不知道的,但他相信陶睿不會無的放矢,将沒查清楚的事奏上來,所以十有八^九都是真的,且都和蕭家有關。
蕭家太過了。出了個貴妃、皇子,都快不知道自己姓什麼了。聽聞蕭家嫡女還惹惱了三公主,蕭家這是連子孫都不管束了,是打量二皇子一定能登基呢?
不等在場被參的幾個官求情,皇帝已經嚴肅下令,“将這十八人關押候審,誰若求情視為同罪。文武朝臣本該為民請命、為國效力,朕絕不容有人敗壞朝綱,破壞我大周基業!”
“皇上英明!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的視線在二皇子身上掠過,拂袖而去。二皇子隻覺背脊一涼,忙去看外祖父蕭太師。
蕭太師慢慢走到陶睿面前,似笑非笑地說了一句,“陶大人初生牛犢不畏虎,真是什麼人都敢動。”
陶睿淡笑着回了一句,“蕭太師府中子孫才是初生牛犢不畏虎,什麼人都敢動啊。”
蕭太師眼神一厲,還要說什麼,丞相已經走了過來,笑着說:“蕭太師也很賞識謹之吧?謹之真乃我朝棟梁,那些蠹蟲早該收拾了。”
蕭太師冷笑道:“還望别太貪功冒進,冤枉了人。哼。”
蕭太師第一次這般失禮地當衆不給人面子,實在是這次蕭家栽了大跟頭了。
别看這十八人不是什麼大官,卻是蕭家培養多年故意安插在那些職位上的。他們不但為蕭家、為二皇子做過不少事,他們還知道很多秘密。若他們在審訊時全部供出來,事态的嚴重性遠遠超出衆人想象。
蕭太師沉不住氣了,二皇子也臉色很難看。
陶睿卻還老神在在地同丞相閑聊說笑,一身輕松好似參奏如同談論天氣一般簡單。
他才十九歲啊!
衆臣在佩服他沉穩的同時,也琢磨開了。方才陶睿回的那句話是什麼意思?蕭家子孫動了不該動的人?
散朝後立刻有很多人暗中調查,結果一點都不難查,前一日蕭淑雲妄圖羞辱福喜的事,好多小姐都在場。陶睿這是在給妹妹出氣啊!
除了這件事,陶睿和蕭家根本就沒有交集。
為了一個沒有血緣關系的妹妹,陶睿居然能做到這種地步?他就不怕蕭家以後的報複嗎?這是真的有把握還是年少氣盛?
說真的,蕭家是個龐然大物,就算蕭淑雲羞辱了他們的女兒,他們都未必敢正面剛一句。
大家還不知道陶睿參的人全是蕭家的,更不知道這足以令蕭家傷筋動骨,所以他們不能理解陶睿這麼做的原因,感覺更像是少年人氣急了在出氣。
好幾位欣賞陶睿的大臣都遺憾感歎,猜陶睿怕是沒多久就要折在蕭家人手中了,多半還是“意外”。
齊禦史親自登門告訴陶睿這件事的嚴重性,很是為他擔憂,卻發現陶睿一點都不怕,反而安慰他叫他不要多思多慮,影響身體。
他回府同齊夫人一說,齊夫人歎道:“陶姑娘當真是有福氣,在陶家就是長輩疼愛,有了謹之這個兄長之後,日子過得比誰都舒坦。謹之能護她到這種地步真是我沒想到的。”
齊禦史看着她問:“你看出兒子的心意了吧?你如何想?”
齊夫人笑起來,白了他一眼,“兒子那麼明顯,誰看不出來,他還整日的在我跟前晃悠,說什麼小妾通房都是禍害,煩得我恨不得将他攆出去。他連他姐姐、妹妹都要千叮萬囑,生怕讓陶姑娘受委屈。我還從未見兒子對一件事這麼上心呢。
最重要的是,兒子開始上進了,在想辦法謀缺了,我這心啊,真是這麼多年都沒這般順暢過。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你你你你不識好歹 言靈直播戰 八零年代我們倆 不凡之物 全家翻身機會為零 豪門嬌女在六零 我靠美麗混吃等死[快穿] 白日提燈 暴發戶的原配重生了 予你偏愛 萬火回一 籠中美人 不同時期的爸爸回來了 我自深淵來2 嬌妻傻婿 開家飯館從炸土豆開始 限時心動 貧道真不想搞錢啊 欺唇[救贖甜] 系統能有什麼壞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