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小說

鹦鹉小說>鮮為人知的曆史趣事 > 第55章 匡衡鑿壁偷光之後又發生了什麼(第1頁)

第55章 匡衡鑿壁偷光之後又發生了什麼(第1頁)

關于“鑿壁偷光”這個故事,想必大家已經是耳熟能詳。

大概講的就是在西漢時期,有一個叫匡衡的孩子,他出身寒門,家裡連燈油都買不起。然而匡衡并沒有因此而放棄學習。為了晚上能有光看書,他将牆壁鑿出一個小孔,借着小孔透過的燭光讀書。而就是在這樣的堅持下,匡衡感動了鄰居,鄰居不僅沒有責怪他鑿穿自家牆壁,還把書借給他讀。

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這個故事出自《西京雜記》,常被老師們用來教導學生,告訴他們要像匡衡那樣,無論身處什麼樣的環境,也要堅持學習。

毫無疑問,這個故事很有教育意義,匡衡的勤學刻苦,應該是我們讀書人的榜樣。

然而,但這個故事老師隻講了一半……

故事中的匡衡,曆史上确有其人。正如故事中所講的那樣,匡衡是窮苦出身,家裡沒錢,小時候沒有好的條件讀書。但匡衡并沒有被這樣的環境所影響,他非常刻苦的讀書,最終成為了當時著名的大儒,經學大師。

然而,西漢不是隋唐,那時候還沒有科舉制度,更沒有所謂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所以學問高,并不代表着你就能實現理想。

西漢的人才選拔制度是察舉制,這是一種由下向上推選人才為官的制度。其标準很多,主要有四條:

一曰德行高妙,志節清白;二曰學通行修,經中博士;三曰明達法令,足以決疑,能按章覆問,文中禦史;四曰剛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決,才任三輔令,皆有孝弟廉公之行。

而學問隻是其中一條,更重要的是要看你這個人的德行,也就是你這個人的名聲。所以我們看到西漢的那些官員,小時候都有一些值得稱贊的故事,比如匡衡的鑿壁偷光、孔融讓梨等等。

當然,由于這種制度的本質上是“選舉”,所以往往大家族子弟更有優勢,畢竟其曝光度和名聲的可操作性都要更便利。

正是這些原因,使得底層出身的匡衡,并沒有很好的上升路徑。他當了九次的候選人,最終才堪堪上榜,被分配了一個卒史的官職,也就相當于今天的檔案管理員。

但匡衡運氣不錯,當時的太子劉奭,也就是後來的漢元帝,非常推崇匡衡的經學造詣,所以與匡衡相交甚厚。

正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匡衡攀上了太子這個高枝,自然是官運亨通。劉奭即位之後,就給匡衡升了官兒,從太原郡調到了長安城,從小小的卒史,升為了郎中,成為了皇帝身邊的近臣。再後來,匡衡一路高升,從郎中到博士再到給事中,匡衡完成了三級跳,從專注于經學的學者,轉變了成了一個政治人物,真正意義上開啟了屬于他的仕途。

給事中在西漢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官職,雖然品階不高,但卻有着上谏議政的權利,下可以糾察百官,上可以直谏皇帝,相當于後來咱們所熟知的禦史。

這個身份給了匡衡機會,使他的發言範圍,不再僅僅局限于和皇帝讨論經學,而是可以發表自己的政見。

對于這樣一個機會,匡衡當然不會放過。借着和漢元帝長久的接觸了解,此外再結合當時自己從底層上來所看到的一些朝堂之上少有看到的頑疾。

匡衡給漢元帝直接來了一套忠言直谏:

“減宮室之度,省靡麗之飾,考制度,修内外,近忠正,遠巧佞,”,“任溫良之人,退刻薄之吏,顯潔白之士,昭無欲之路”——《漢書·匡衡傳》

其實内容也都是那些老生常談的東西,但是關鍵在于别人都不敢講而匡衡他講了。

因為在漢元帝之前,漢宣帝劉洵采取的是一個嚴法治國的策略。匡衡提出來的“任溫良之人,退刻薄之吏”,多少有點不滿漢宣帝施政的意思,搞不好就是一個大不敬之罪啊。

但匡衡很了解漢元帝,知道他柔仁好儒,不喜嚴法,好施德政。而且在以前的攀談中,匡-->>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和巨星Alpha和離後我懷孕了  超神祇複蘇紀元  我真沒想在洪荒當城主  虐文女配鹹魚了  六零年代之悍夫  仙鎮星河  和甚爾愛情欺詐的日常  漫威之SCP基金會會長  快穿之女主她絕色傾城  全球大輪回  我快穿的身份被直播曝光了  天降與竹馬與我  素衣千金  混在漫威的天災  重回初戀暴富前[七零]  星艦時代:我能推演科技  鬥羅之兩界遨遊  籃壇脆脆鲨  狂妃在上:邪王一寵到底  五十年代結婚日記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