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到過距帝都最近的草原,品嘗并買了許多草原特産,奶酪、奶片、牛羊肉是最多的。
系統倉庫裡躺着一頭尚且冒着熱氣的烤全羊,另外還有上百斤的牛羊肉,有生肉,也有熟制的肉幹。
到過繁忙的津市港,嘗過那裡的麻花、包子、煎餅果子,買了許多後海村見不到的海螃蟹、皮皮蝦、舌鳎、白鲳、大對蝦;
也到過古代帝王最愛去的避暑勝地——承德,囤了一批好吃又耐饑的驢打滾、鮮花玫瑰餅,還有用礦泉水和杏仁熬制的據說在古代隻有皇帝、後妃、王公貴族才享用得起的杏仁露;
還到過栾城古鎮,那裡的驢肉火燒是一絕,還有驢皮阿膠、荷葉雞、鹵煮雞、羊腸湯,若嫌膩就來份當地特色的醬菜……
總之,帝都周邊适合旅遊的城鎮,這四年來幾乎被她踏遍了。
學校發的獎金、獎學金,除了給爹媽買點禮物,剩下的基本用在這上頭。
别人的大學生涯充不充實不清楚,反正她四年大學過得既充實又滿足。
接下來還想去南方走走看看,就是不知道導師肯不肯給她放足大小長假。
“茵妹你下次放假來河海玩吧,我帶你吃河海特色的小吃去!”盧群春說道。
其他人也七嘴八舌地邀徐茵去她們工作所在的城市。
“好好好。”徐茵全都答應下來,“等放假了,隻要不回家就去你們那裡,到時候别嫌我煩就好。”
寒暄了一番,徐茵才跟她們道别。
……
徐家村這四年變化相當大。
家家戶戶養上了稻花魚,一年兩季水稻,稻花魚也跟着收獲兩季。
别的村見了眼紅,第二年開始跟着養,可惜都沒有徐家村養出來的肥美鮮嫩。
沙地西瓜也是,其他村鎮明明也有沙地,明明也學徐老爹用塘泥漚肥,但種出來的西瓜,就是沒有徐家村的好吃。
漸漸的,稻花魚和西瓜成了徐家村的特色。
每到稻花魚和西瓜成熟的季節,就有數不清的采購商争先恐後地跑來村裡搶購。
徐家村的村民,連村子都不用出,就把地裡的東西-->>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銷出去了。
包括大米——稻魚共生的早稻米,松軟清香、養胃易消化;晚稻米晶瑩剔透、口感軟糯,比市面上賣的本地普通大米不知優質多少倍。
收購價哪怕貴上五分、一毛,也有的是人買。
徐家村成了平陽縣最先富起來的村莊。
政府看到了徐家村的潛力,次年接到上頭下達的修路任務後,優先給徐家村修了一條貫穿全村、直通縣鎮的硬化水泥路。
那之後,徐家村田地裡的産出,銷路更廣了。
徐家村成了平陽縣有名的先富村,迄今為止,已經接連兩年被評上示範村了。
如果說平陽縣最先富起來的是徐家村,那麼徐家村最先富起來的就要數老徐家了。
一棟精緻的兩層洋樓矗立在硬化水泥路的北面,青磚院牆、紅漆大門、門口兩棵金銀桂樹。
這是前年蓋起來的。
原本養殖稻花魚的第一年就能翻蓋新屋,可一下子承包了二十畝沙地,徐母擔心種砸了沒收成,就攢着錢沒舍得蓋。
沒想到次年夏天,二十畝沙地西瓜賣脫銷,三畝水田的稻花魚也大獲豐收,老徐家脫穎而出,成了徐家村第一個萬元戶。
兜裡富裕了,誰還滿足于翻新舊房?直接推倒蓋起了紅磚黑瓦的洋樓。
二樓還設計了個凸陽台,中間外延了一部分,擴成了大露台——夏天乘涼好地方。
原先的正屋、廂房被三大間的二層樓房取代,地基要比院子高小半米,設了三個台階,以免暴雨時雨水倒灌。
院子裡澆上了水泥,稻子成熟時,不用再急吼吼地去曬谷場搶位子了,自家門口就能翻曬。
古井由原先的扔桶打水式,改成了按壓式,離井不遠還澆了個方便洗菜的水泥水槽。
走進樓房,西屋通間都設計成了糧倉,窗戶比較小且離地兩米半以上,保證了倉内幹燥通風。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在名著世界當貔貅[綜] 穿進無限遊戲孕育邪神 全家大佬我養老 在夏夜熙攘之前 始于聊齋 我是龍傲天他慘死的爹[穿書] 從長生苟到飛升 伏天氏 龍圖案卷集·續 我在異界求生的那些年 本攻專治反派BOSS受[快穿] 穿成廢太子寵妾以後 菟絲花女配(快穿) 貧家子的科舉路 我的男友非人類[快穿] 了了 退下,讓朕來 炮灰媳婦的人生(快穿) 七十年代小嬌媳 在年代文裡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