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角報社一直保持着講真話說事實的風格,其刊登在報紙上的文章也多為用真實的事例講述大道理,初看覺着平常,若是細細品味,也是很有益處的。
奈何當下盛行的激昂憤進的喊口号文章,微角報社因為固守風格而慢慢退出人們的生活。
其他報社也在興起,他們刊登的報紙内容更加吸引人,能夠在瞬間吸引住眼球,很多人轉而去看他們家的報紙。
直到現在還在看微角報社家的報紙的,要麼是這麼多年下來的老讀者,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家境不差的,左不過是一毛錢一份的報紙,買了也就買了。
還有不少學校裡的老資格老師也喜歡微角報社這種文風,他們教書育人多年,更加希望自己手底下的學生,國家未來的棟梁能夠腳踏實地,認真提高自己的才華和技能,在未來奉獻自己的力量。
微角報社的文風,那些用實例證明自己觀點而對當下人發出呼籲的文章,有些老師會去買,回到放在班裡,有興趣的學生也能去看。像這回向陽同志的故事火起來,微角報社再次火起來,起初的緣由也是來自這。
當地的一所中學王老師便是微角報社這麼多年的忠實粉絲,他看了這麼多年這家報社的報紙,一直都覺得内容挺有現實意義,哪怕後來微角報社式微,他也一直支持着。
王老師從微角報社頭次刊登向陽同志的文章時就注意上這位新作者了,文章雖然遣詞造句上不算優秀,但這讀下來很流暢,朗朗上口。
最重要的是這文章裡蘊含的内容,對于青年當下的迷茫,以及未來的計劃都有詳盡的涉及分析,最後結尾也是和主流思想契合,奮鬥向上,奉獻自我。
饒是王老師這樣的中年男子,讀慣了各種文人書籍,心靈早已經曆過無數幹淨思想的洗滌,在讀完這篇文章後,他也忍不住有點振奮,渾身充滿幹勁。他和學生的關系不錯,平時也愛拿着自己買的報紙放到班裡,讓他們閑着沒事時可以翻看。
這回也是湊巧,先是幾個愛讀書看報的學生看過之後,内心久久無法平靜,忍不住和周圍的人交談自己的想法,青年的鬥志和幹勁被激發出來,隻恨不得立即投身實踐去奉獻自我。
其他人聽到之後對這文章感興趣,也忍不住把那篇據說很“神奇”的文章給看了遍,振奮無比。
王老師再來上課時隻覺得奇怪,平時認真上課的學生也就算了,怎麼那些有點頹喪在這混着日子的學生也挺直腰背在那聽着自己講課,澄澈的眼睛裡閃爍着光,像是一把火炬被點燃起來,正在努力燃燒着。
他私下打探過後,才知道原來是那微角報社那篇文章的功勞。自己平時語重心長交代着沒用,一篇優秀能激憤人心的文章作用竟然如此大,王老師既是覺着好笑,又是欣慰。這就對嘛,這樣的文章才是有社會有益處的。
王老師和這個班裡的同學也因此對這篇文章的作者向陽同志,有了一定的好印象,當然也看到了報紙末端特意注解的,下期報紙即将開啟向陽故事專欄,有優質的連載故事在等着大家。
每個人的交際圈都是豐富的,十幾歲的孩子正是愛分享的年紀,有什麼新奇事都愛和周邊的人說上點。
他那些家人朋友聽多了他的念叨,也對這向陽同志的文章多了點興趣,有家境好的那就直接去買份報紙回來看,沒有這個閑錢去買報紙的,就去找有報紙的來借閱。
這樣的口耳相傳,加上文章本身質量過關,沒有辜負讀者的期待,才能促成這期的報紙銷量達到近年來最高峰的成就,同時也為下期報紙做好了很好地預熱。等到下一期報紙正是開賣,有不少人是直接奔着那向陽專欄故事去買的,更多人是還在觀望。
第一批買報紙的人看完之後,同樣是久久不能平靜,他們完全沉浸在故事裡塑造的世界中,為裡頭的主人公提心吊膽,擔心着他的現在和未來處境,最後結尾的鈎子更是把他們的好奇心緊緊吊起,不由得更加期待下期的報紙,想要看接下來的故事。
這故事能夠勾人心弦的最大原因還是,能有代入感。很多人聽多了平時的号召,激情是有的,久而久之這所謂的鬥志阈值也跟着提高了,似乎很少有什麼能打動自己,重拾那份初心。莫說成年人這樣,青年人有足夠的熱情去下鄉建設,但同時也是彷徨的,他們在恐懼未知的事情。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更像是他們的一個縮影,他們想通過這個故事的走向去了解些什麼,随着主人公的情緒高漲,鬥志昂揚期盼着未來,不斷奮鬥着,他們内心的信念和熱情似乎也跟着噴發出來。
無疑這回向陽專欄故事引起一片好評,更是在無數人之中流傳起來。了解到這個故事的大概情況後,原本還在觀望的人也是忍不住去買報紙來了。
一份報紙一毛錢,這價錢不便宜,平日裡也隻有那些老師學生,還有報紙的忠實讀者會買。
不過這回卻是個意外,願意花錢買報紙看故事的人很多,畢竟生活裡太艱難,大多數人過得毫無頭緒,這個時候精神食糧實在是太重要的。他們渴望在尋求到解脫和動力。
這樣形成了一個良好循環後,口耳相傳,很多人都是奔着向陽故事專欄來的。随着時間的發酵,這報紙賣完了,加印之後又賣完了,再加印,人們看故事看得不亦樂乎,微角報社交代人印報紙時也是滿臉笑容。
可以說這次的向陽故事專欄火起來,除卻故事本身質量高,報社的合理經營和自身的氣運是不可或缺的。
面對各大報社的各種旁敲側擊,想要了解向陽同志的信息,孫博是把口咬得死死的,半點信息也不透露,他還交代林晖和陳予易也千萬要守住嘴巴。
微角報社辦公室裡,孫博這陣子的笑容是沒有消停過,一直挂在嘴角,逢人就笑着問好,把最近報紙賣火的事說上一遍,大有隐忍幾年翻身做主,揚眉吐氣的感覺。他此時正琢磨着向陽同志的事。
之前的稿費,孫博是大膽賭了一把,賭能夠靠向陽同志的故事翻身,才一咬牙給了最高等級千字五塊的稿費。
這結果卻是比他想的要好,微角報社這期的報紙賣得特别好,火起來的不止是向陽同志和他的故事,還有微角報社,最近他們報社的其他類報紙也跟着賣得好上一點。
再加上各個報社都在盯着,想要知道向陽同志的信息,把他挖到自己報社來,再次複刻這樣的成功。畢竟在他們看來,一個已經沒落不成氣候的微角報社都能憑借着故事火起來,那自家的報社正值發展期,如果能夠打造個同樣的故事專欄,自家報社也能更上一層樓。
要想留住如今的金雞蛋向陽同志,似乎最高規格千字五塊也不是很頂用了。孫博也是在為這事糾結着,他痛并快樂着。
此時陳予易在敲門後進來,試探性地問孫博:“孫主任,這期給向陽同志的稿費和回信已經拖很久了,再拖下去怕是不好交代,您看這是?”
按理說,在決定講故事采納後,報社就應該立即寫上回信連同稿費回寄給投稿者,免得後期出現問題。但前幾天收到向陽同志再寄來的一萬字手稿時,陳予易本想直接按照之前定下來的千字五塊,寫信回寄過去,孫博注意到了卻是讓他先等等。
陳予易穩重,在報社混了多年,對于些人情世故也是懂的。他私底下猜測着,或許孫主任是想看這回報紙的銷量如何,再決定要不要繼續按照千字五塊繼續給向陽同志。
畢竟這千字五塊的數目不小,對于微角報社目前的處境和實力來說,算得上是一筆挺大的負擔。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綜武俠]炮灰不再杯具 [綜英美]都說了coser發刀會被制裁的 炮灰婆婆的人生(快穿) 劍中有鬼[綜武俠] [綜]原來我是湯姆蘇 盛寵醫妃惹上纨绔世子 [山河令]我在青樓混吃等死 不想當人類的咒術師不是好咒靈 綁定動物屬性系統後我十項全能了 把囤貨物資上交了[快穿.六零] 單位分配爛尾樓 成為魔王後我又做回勇者了 我靠紅包群搞基建[穿書] 跟彭格列boss奔現後 離婚嗎[娛樂圈] [綜英美]英雄之子 如是一夢 開局被純愛戰神打出BE 一顧半夏:與你時光予你情深 我的馬甲都過分沙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