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笑了笑,清了清嗓門,高聲呤道:
縱橫神州手撐天,
輾轉萬裡困川邊,
英雄何懼生與死,
壯志未籌心不甘。
寄魂滔滔川江水,
化骨巍巍蜀中山,
天國夢碎英氣短,
蒼天有眼淚不幹。
老闆繼續說到,相傳這首詩是翼王被困于大渡河邊,全軍陷入絕境,翼王想自己為了天國理想,奮鬥10多年,卻最終落得如此下場,一時悲憤交加,随口作詩一首,卻不想留傳至今,現在咱們當地大到耄耋老者,小到垂髫小兒都能吟頌這首《翼王悲歌》。
“後來,石達開和他兒子石定忠以及他麾下的主要将領,被四川巡撫駱秉章殺害于成都,駱秉章沒有遵守先前的諾言,在殺了石達開以後,對放下武器的太平軍将士舉起屠刀,大開殺戒,緻使兩萬多太平軍将士在大渡河畔被屠殺殆盡,但也有少部分太平軍将士逃脫,後來在大渡河畔安居落戶,生存了下來,據說現在這裡的原住居民就是這批太平軍的後代。石達開是廣西貴港客家人,他麾下也多為貴港客家人,所以到現在這裡的人也保留着客家人大塊吃ròu、大碗喝酒的豪爽習慣,”楊老闆說到這裡臉上盡是自豪的神色。
紅軍長征路過這裡的時候,國民黨也是幾面圍剿,前面有24軍劉文輝的“雙槍兵”堵截,後面有薛嶽的10萬中央軍追擊,但紅軍硬是憑着手裡僅有的一條船強渡大渡河成功,打開了北上抗戰的道路。
“遊完了安順場,接下來你們可以折道向南,到我縣正在着力打造的另一個自然風景區——栗子坪;以前那裡不叫栗子坪,好像叫回龍,和咱們現在的回隆鄉是兩碼事,你們不要混為一談哦!這個回龍名字的來曆還有一個典故,相傳很多年前,有一個英明的諸侯帶着他的軍隊,從這裡走了出去,争奪天下,他臨走的時候給家鄉父老說,如果他一旦奪得天下,成為了真龍天子,就一定會回來,報答這裡的父老鄉親。因此當地人就叫這裡是回龍,意思就是真龍天子回家的地方,後來這個諸侯的後代還果真回到了這裡,所以當地人就給這裡取了個名字——回龍。
以前這個行政區劃也不屬于咱們縣,解放以後,才将這附近的幾個鄉村劃歸我縣,從而成立了栗子坪鄉。
那裡有上萬畝的高山草甸;四處是清澈見底的涓涓細流;還有原始森林;還有孟獲城遺址,據說以前還有城牆的殘垣斷壁,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
聽到孟獲城,教授他們四個一下都來了精神,但又不好表露得太明顯,生怕人家覺得他們是來尋墓盜寶的盜寶賊。所以他們又旁敲側擊地問了一下有關孟獲城的情況,無耐楊老闆知道的也不是很多,說的大多數都是道聽途說的傳說,不足為據,所以他們也沒有太在意。
“哦!對了,關于孟獲城,我們這裡還有流傳上千年的四句揭語;
南北一室,
齊聚漢臣。
征撫邛夷,
共還帝都”。
隻要參透這幾句揭語,就可以找到孟獲城的寶藏,一般人我還不告訴他們,你們幾個和我投緣,我才告訴你們。”
老闆說到了那幾句揭語的時候故意提高了嗓音,說完還得意洋洋地看了他們一眼,仿佛在炫耀自己似的!
“看看,這就是人家要創全域旅遊城市市民的素質,這就是全民參與效果、你看,每一個人都能呤幾首打油詩,或者講幾個與當地曆史文化相關的故事,這才是文化旅遊的精髓,這樣才能激起遊客的好奇心”教授說完,對老闆豎起了大拇指,李子木他們也一緻給予了喝彩。
他們大家聽了老闆這幾句亂七八糟的揭語,一時參不透,也沒再去想!
時間也差不多了,他們明天還要早起,李子木付了吃燒烤的費用,和老闆告别後,他們便回酒店洗澡休息了。
第六十六章安順場1
雖然他們還有很重要的任務在身,但搞旅遊的人,哪有到了旅遊景區不進去看一下的道理呢?這也是他們工作的一部分嘛!隻有這樣深入其“景”才能更好地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旅遊特點,做出來的成果也才更具有地方特色和競争力,也更接地氣。
況且,以一名遊客的身份去評價一個景區,才是最中肯的,也是最有說服力的。隻有掌握了遊客的需求,想辦法滿足他的心理願望,才能讓景區的發展更具有生命力和活力,同時也更具有吸引力。
第二天一早,他們一行四人,暫時放下了手中的工作,懷着輕松愉快的心情,頂着朝陽,朝着安順場方向進發了。教授聽說安順場在大渡河邊上,還饒有興緻地帶上的他的漁具,準備到安順場去一試身手,美女和雷霆也是一身輕松的打扮,李子木也換了一件淡黃色的外套,一雙運動鞋,完全是一副旅遊、休閑的姿态和行頭。
S縣的氣候還真是怪,這是典型的亞熱帶河谷氣候,才剛到3月分,其它地方冰雪還沒有消融,冬天的han意還未退去,這裡就春暖花開了。
火紅的太陽挂在天上,照得整個大地暖烘烘的,他們隻穿了一件内衣,一件外套都覺得非常暖和,地裡金黃的桔子更是被曬得金光燦燦,完全一派幕春初夏的情景。
約半小時車程,他們就到達了目的地,這裡實際上就是一塊由大渡河和松林河交彙沖積而成的一塊三角洲地帶。左邊是高聳入雲的大山,右邊是奔騰咆哮的大渡河,前邊又是水流湍急的松林河,真的是一塊絕地,難怪石達開會在此全軍覆沒。
由于時間還早,景區裡隻有稀稀落落幾個遊客,他們漫無目的地在紀念館裡轉了一圈,裡面呈放的大多數都是石達開所率領的太平軍的遺物,以及文字介紹和相應的故事簡介。另外,也有一些當年紅軍長征時使用的物品,同時也有大篇幅的文字資料,介紹紅軍從這裡勝利強渡大渡河的傳奇經曆。
看完了紀念館裡的一切,令他們熱血沸騰的同時,也讓人感慨萬千,都是農民起義的隊伍,都是在相同的曆史背景下,來到了相同的地方,但卻得到了兩種截然相反的結果,這是為什麼呢?這個問題留給了人們無盡的遐想。
從紀念館出來,前面聳立着一個高高的強渡大渡河紀念碑,碑呈四方體,四面都刻有精美浮雕,全方位展示了當年紅軍戰士堅韌不拔,攻堅克難,不畏生死,視死如歸的精神。
紀念碑的左前方有一塊矗立的大石頭,上面楊将軍手書的“紅軍渡”三個大字蒼勁有力,在陽光的照射下灼灼生輝;再往前走就是一片寬闊的河灘,河灘上遍布着大小不一,形态各異的卵石。
在河灘邊上還有一隻10多米長,1米多寬的小木船,據說這就是當年紅軍強渡大渡河是使用的唯一一艘小木船。小木船常年在外風吹雨打,表面已傷痕累累、鏽迹斑斑,早已失去了往日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50110 盛世姝榮 300154 偏執大佬的嬌氣包 80125 08953852 20882 夫君修煉指南:寵妻的一百種方式 19763576 65955556 穿成暴君的婢女以後 冥币商店 蟲族潛伏記 我在洛城當老鸨 20847 我的劍呢 五年後,國民女王攜娃要離婚 聽見他的心跳聲 我的大饑荒 9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