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童、劉福通、郭子興、徐壽輝、張士誠、陳友諒、方國珍、朱元璋一幹豪傑趁機登上了曆史的舞台。
而朱元章更是後來居上,先後戰勝了其他勢力,成為了農民起義軍中最強的一支力量,這一切主要歸功于他的身邊猛将如雲,謀士如林。
1355年,胡惟庸投奔于他,因為當時朱元璋身邊武将衆多,而謀士較少,所以他迅速成為了朱元璋不可或缺的智囊,給予了他極大的信任,他也經常不離朱元璋左右,受到了很高的待遇。
有一天,閑暇時刻,朱元璋感歎到,世人皆言得江山易,守江山難,曆史上有很多大一統的王朝都隻是曆時二世三世而終,創業的帝王開疆擴土,嘔心瀝血,力求文治武功,國泰民安,而守成的繼任者往往倒行逆施、惹得天怒人怨,從而毀掉了這來之不易的錦繡江山。
胡惟庸當時就在他的身旁,他也知道朱元璋發表這通感歎的目的和意義,但又不好插嘴,因為這是一個非常敏敢的話題。
朱元璋見胡惟庸站在一旁,卻不言不語,便主動問起他來,“怎麼樣才能保證自己的萬世基業能代代相傳下去呢?”當時朱元璋雖然還沒有稱王,但他問鼎天下的雄心早已暴露無疑,所在他在談吐之間,毫不避諱自己稱霸天下的野心。
胡惟庸心裡很清楚,自己的主子主動問起這麼敏感的問題,那是把自己當心腹的表現,那正是自己邀功得寵的絕好機會,所以自己要抓住機會,好好表現一番,不能讓主子失望。
但朱元璋又是個大老粗,你給他講那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他肯定聽不懂,你要是給他講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的道理,搞不好會若得他雷霆大怒,甚至丢掉性命都有可能。更不能說自己不知道,那樣會讓自己的主子對自己大失所望,自己剛剛得到的榮譽和地位也有可能随之失去,今後可能不會再信任自己了。
怎麼樣用淺顯易懂的語言把自己想說的說出來,既讓主子聽得懂,又不能讓對方覺得自己膚淺,同時又能完美地回答主子提出的問題呢?
而那胡惟庸畢竟也是一個飽讀詩書的大儒,腦子也很靈活,他稍稍開動腦筋,便有了主意。于是他便把自己早年間聽來的一個傳說講給了自己的主子聽,不去正面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巧妙地把問題又抛給了朱元璋,這樣既顯示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免得其他人覺得自己膚淺,又不承擔任何責任,是好是壞,全靠朱元璋自己琢磨,他也賴不了别人。
胡惟庸打定主意以後,便一本下載經地說道:
“将軍,治理天下是一門博大精深而又系統全面的學問,涉及各行各業,方方面面,甚至是形形色色、不同類型的人員安排,在下才疏學淺,也不敢妄言。但我早年在求學的過程中,曾經聽一個高人說過四句揭語,當時那位高人說,隻要參透了這四句揭語,便能保證自己的子孫萬代基業,這個可能有一些可借鑒的地方。隻是尋位高人當時曾經說過,必須要有天命在身的人才有資格揣測,一般人若是有不臣之心,擅自揣測,必定會招來殺身之禍。我乃一介草民,能跟随将軍建功立業,已經是莫大的榮幸,在這件事上不敢有絲毫的僭越,更不敢擅自揣測天意。而将軍你現在威震華夏,四海臣服,榮登九五也隻是時間的問題了,既然天命所系,那這四名揭語,定能被你一眼窺破天機!”胡惟庸故弄玄虛地說了一通,成功引起了朱元璋的興趣,同時又拍了一通朱元璋的馬屁,弄得朱元璋是心花怒放,興奮不已。
“你直接說,别賣關子了,什麼天機?什麼揭語?快說來聽聽!”朱元璋顯得有點迫不及待了。
“五行聚首,七星花開。九州浮沉,黑土同在。”胡惟庸将他聽說來的揭語原原本本地告訴了朱元璋,讓他一個人天馬行空地去猜想。
朱元璋當時對胡惟庸是言聽計從,對他所說的話更是深信不疑,所以他牢牢地記下了這四句揭語,一旦有空,便認真琢磨這四句揭語的真谛,偶爾還請教一下自己信得過的人,沒有想到還真的讓他琢磨出個道道來了。
這第一句“五行聚首”中的“五行”肯定就是指的金、木、水、火、土,“聚”肯定是聚在一起的意思,而這個“首”便是頭的意思,也就是指的帝王,或者說是老大的意思。把這幾個意思簡單串聯起來,就是說這帝王之家要聚齊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元素。
他挖空心思想了很久,既然是帝王之家,想要聚齊金、木、水、火、土的五種物件那是很容易的,所以這裡指的絕對不會是物件。
而要打天下、守社稷,達到拓地開疆,四夷臣服的目的,營造出太平盛世、萬邦來賀的局面,最主要的是要有人才,所以他斷定,這五行應該指的是人的屬相。這人才也必須要自己家的人才靠譜,其他人就算是人才也不靠譜,因為不是一家人,時間一長,必有異心。
但在當時每一個人的出生和屬相是無法确定的,他們老朱家要聚齊五行屬相的人才也是有相當難度的,所以按這每一句揭語的意思來理解,他要想辦法讓老朱家的人盡快五行聚首。
而恰在此時,他的長子出生,他突發其想,既然出生的時辰不能随心而定,但孩子的名字是可以随心所欲而定的,他完全可以在子孫的名字裡面把五行體現出來,這樣不就從另外一個最簡單、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徑,讓五行聚首了嗎?
在五行當中,木代表東方,屬五行之首,所以他便決定給自己的兒子輩起名字的時候,先從五行之首開始,兒子輩都帶“木”字旁,然後現按五行相生的順序來确定下一輩名字當中要帶的五行元素。
按這樣的順序來,也符合按五行相生的道理,非常的吉利,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又生木。
所以孫子輩都帶“火”字旁邊,重孫輩都帶“土”字旁,第四輩帶“金”字旁,第五代帶“水”字旁,這樣子子孫孫循環往複,既保證了他們老朱家的萬代基業,又符合五行相生的原理。
這樣一來便有了朱标、朱棣等一幹帶“木“字偏旁的兒子;孫子輩便以火為偏旁,于是朱允炆、朱高熾的名字也應運而定;曾孫輩便以土為偏旁,所以朱瞻基這個名字便登上了曆史的最高舞台......
這第一句揭語的意思,他算是強行改來與之相對應了,為了讓他們老朱家的接班人五行早日聚首,後代早日踏上曆史舞台,所以在太子朱标早死之後,他幹脆直接傳位給了皇太孫朱允炆,這樣便直接跨過一代,便可以提前讓繼位的子孫們,早日聚齊五行,從而确保自己的江山萬代相傳。
沒有想到欲速則不達,他的這個做法間接造成了後來的靖難之役,不僅造成了一次戰亂,而且還造就了大明朝的第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盛世姝榮 20847 穿成暴君的婢女以後 聽見他的心跳聲 我的劍呢 我的大饑荒 19763576 65955556 蟲族潛伏記 冥币商店 300154 50110 80125 90020 我在洛城當老鸨 08953852 偏執大佬的嬌氣包 20882 夫君修煉指南:寵妻的一百種方式 五年後,國民女王攜娃要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