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小說

鹦鹉小說>盛唐風月 > 第65章 玉真公主(第1頁)

第65章 玉真公主(第1頁)

,,,!

本不曾阻攔,頓時更松了一口大氣。

洛陽宮主軸上的三殿為乾元殿、貞觀殿和徽猷殿,宣政殿并不在其中。當年的明堂在武後退位之後,便改作與大明宮那座含元殿隻差一個字的乾元殿,其後兩殿中,貞觀殿在太宗時常用作朝會和飲宴,但其後便漸漸隻做天子内寝,徽猷殿亦然。于是軒敞明亮而又多次整修的宣政殿常常作為常朝飲宴之所。然而,天子在朝會之外召見臣下,多半卻在其後西北面的同明殿和億歲殿。正因為如此,玉真公主方才會覺得,哪怕盧鴻久負盛名,可在如此大殿中單獨召見,卻有些過于怪異了。

她自然不會去做聽壁角的事,到了高高的大殿底下台階處一站,瞧見殿門口一個身材高大的青年男子正在來來回回踱着步子,她便輕輕拍了拍巴掌。在這種一聲咳嗽都聽不見的地方,這聲音雖然輕微,但自然不虞人聽不見。果然,那人立時惱怒地看了下來,待發現是玉真公主,他連忙一溜煙從台階上下來,笑容滿面地說道:“貴主來得正好,我正思量,該去找誰來!”

“怎麼,是召見的人惹阿兄生氣了?”作為李隆基一母同胞的幼妹,玉真公主自與别人不同,平日仍是習慣以阿兄相稱,見那内侍面色愁苦地點了點頭,她不禁皺了皺眉,“聽說今日召見的是嵩山隐士盧鴻,名噪一時,性子也理應不是沖動急躁的人,莫非他敢當面指斥?”

“這倒不至于。”那内侍唉聲歎氣地搖了搖頭,見玉真公主身後跟着一個男裝少女,面目依稀有些熟悉,料想是其親近之人,而其他女道士都離得遠遠的,他便低聲說道,“是這盧鴻實在太不識趣了。此次召見,是蘇相國領他進來的,可他竟然進殿不拜!這也就罷了,蘇相國問其緣由,他道是禮者,忠信之所薄,不足可依。山臣鴻一敢以忠信奉見,就是不拜。”

見玉真公主果然瞠目結舌,後頭那男裝少女亦是瞪大了眼睛,他歎了一口氣,這才繼續說道:“大家下旨令各州縣舉賢士,因而對此等傲骨铮铮卻又有真才實學的,那也是真心敬重。因而不但不怪罪,又召其入内殿賜酒食,如此恩遇,除卻平日極其親近的,也就隻有宰臣方才有此榮幸。

可是,賜酒食之後,這說話之間,便又出岔子了。大家贊他隐逸大才,他說自己實無治事之能,不堪任用;大家贊他有教無類,他答以弟子向學之心甚堅,自己隻是稍稍點撥……總而言之,大家說什麼,他就愣是能讓大家不高興,那真是個固執的老頭!”

他越說越是大搖其頭,最後便說道:“大家是一心想召其出仕,最後便說欲拜其為谏議大夫,可他竟一味堅辭。大家這就很不高興了,可看他這樣子,十有八九打算硬抗。再這麼僵持下去,大家恐怕……”

聽到這裡,玉真公主輕輕吸了一口氣,随即便說道:“力士,你随我去殿外一窺究竟。”

見玉真公主和高力士拾級而上,崔九娘自然老老實實等在了下頭,但心裡卻着實七上八下。盡管崔五娘說盧鴻多次不應天子征書,顯然是個傲骨铮铮的人,可她在兩京這麼些年,看多了為求名求利不擇手段,甚至變着法子揚名的人,再加上早有人把隐居當成了仕宦的終南捷徑,她總覺得盧鴻也不過覺得一再辭征,有利于其名揚天下。如今看來,這還真的是她小瞧了人,盧鴻竟選擇固辭而不惜惹得天子愠怒,怪不得阿兄和那個杜十九都如此擔心!

記得谏議大夫可是正五品上的高官!即便是以門蔭出仕的世家子弟,熬到這一層不少也都得一二十年!

大殿之外,窺見内中天子坐在寶座上,面色晦暗看不清表情,而盧鴻則是背對着自己而立,那蒼老的背影卻顯得極其挺拔,玉真公主忍不住又瞥了一旁的高力士一眼。果然,高力士臉色尴尬地低聲說道:“都快兩刻鐘了。我原本還以為大家會拂袖而去,如此背後方才好勸解,否則萬一那盧鴻指斥宦官幹政,我倒無幹,大家面上更不好看。可誰知道……竟是就這麼僵持了下來。再拖延下去,恐怕大家愠怒,那盧鴻莫大年紀,也未必支撐得住。”

“你說得沒錯。”玉真公主輕輕點了點頭,心裡已經是有了主意,“你去取紙筆,我給阿兄寫幾個字,回頭你就當要緊奏疏送上去。”

“好計,貴主真妙策!”

不消一會兒,隐在大殿外頭廊柱後頭的玉真公主便執筆一蹴而就。而高力士顧不得墨迹是否幹透,使勁吹了吹便卷了起來,繼而雙手捧着匆匆入内。待到了禦座前頭,他便恭恭敬敬地捧着那紙卷雙手呈上道:“大家,京兆府送來了要緊奏疏。”

“嗯?”一僵持就是兩刻鐘,李隆基心裡已經滿是惱火。伸手抓過那紙卷一把展開,他看清楚那幾行娟秀的字,立時便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與其強求,不如賜其官職,放其還山,如此全其隐逸之志,阿兄亦可收天下賢士之心,豈不兩全其美?”,!

本不曾阻攔,頓時更松了一口大氣。

洛陽宮主軸上的三殿為乾元殿、貞觀殿和徽猷殿,宣政殿并不在其中。當年的明堂在武後退位之後,便改作與大明宮那座含元殿隻差一個字的乾元殿,其後兩殿中,貞觀殿在太宗時常用作朝會和飲宴,但其後便漸漸隻做天子内寝,徽猷殿亦然。于是軒敞明亮而又多次整修的宣政殿常常作為常朝飲宴之所。然而,天子在朝會之外召見臣下,多半卻在其後西北面的同明殿和億歲殿。正因為如此,玉真公主方才會覺得,哪怕盧鴻久負盛名,可在如此大殿中單獨召見,卻有些過于怪異了。

她自然不會去做聽壁角的事,到了高高的大殿底下台階處一站,瞧見殿門口一個身材高大的青年男子正在來來回回踱着步子,她便輕輕拍了拍巴掌。在這種一聲咳嗽都聽不見的地方,這聲音雖然輕微,但自然不虞人聽不見。果然,那人立時惱怒地看了下來,待發現是玉真公主,他連忙一溜煙從台階上下來,笑容滿面地說道:“貴主來得正好,我正思量,該去找誰來!”

“怎麼,是召見的人惹阿兄生氣了?”作為李隆基一母同胞的幼妹,玉真公主自與别人不同,平日仍是習慣以阿兄相稱,見那内侍面色愁苦地點了點頭,她不禁皺了皺眉,“聽說今日召見的是嵩山隐士盧鴻,名噪一時,性子也理應不是沖動急躁的人,莫非他敢當面指斥?”

“這倒不至于。”那内侍唉聲歎氣地搖了搖頭,見玉真公主身後跟着一個男裝少女,面目依稀有些熟悉,料想是其親近之人,而其他女道士都離得遠遠的,他便低聲說道,“是這盧鴻實在太不識趣了。此次召見,是蘇相國領他進來的,可他竟然進殿不拜!這也就罷了,蘇相國問其緣由,他道是禮者,忠信之所薄,不足可依。山臣鴻一敢以忠信奉見,就是不拜。”

見玉真公主果然瞠目結舌,後頭那男裝少女亦是瞪大了眼睛,他歎了一口氣,這才繼續說道:“大家下旨令各州縣舉賢士,因而對此等傲骨铮铮卻又有真才實學的,那也是真心敬重。因而不但不怪罪,又召其入内殿賜酒食,如此恩遇,除卻平日極其親近的,也就隻有宰臣方才有此榮幸。

可是,賜酒食之後,這說話之間,便又出岔子了。大家贊他隐逸大才,他說自己實無治事之能,不堪任用;大家贊他有教無類,他答以弟子向學之心甚堅,自己隻是稍稍點撥……總而言之,大家說什麼,他就愣是能讓大家不高興,那真是個固執的老頭!”

他越說越是大搖其頭,最後便說道:“大家是一心想召其出仕,最後便說欲拜其為谏議大夫,可他竟一味堅辭。大家這就很不高興了,可看他這樣子,十有八九打算硬抗。再這麼僵持下去,大家恐怕……”

聽到這裡,玉真公主輕輕吸了一口氣,随即便說道:“力士,你随我去殿外一窺究竟。”

見玉真公主和高力士拾級而上,崔九娘自然老老實實等在了下頭,但心裡卻着實七上八下。盡管崔五娘說盧鴻多次不應天子征書,顯然是個傲骨铮铮的人,可她在兩京這麼些年,看多了為求名求利不擇手段,甚至變着法子揚名的人,再加上早有人把隐居當成了仕宦的終南捷徑,她總覺得盧鴻也不過覺得一再辭征,有利于其名揚天下。如今看來,這還真的是她小瞧了人,盧鴻竟選擇固辭而不惜惹得天子愠怒,怪不得阿兄和那個杜十九都如此擔心!

記得谏議大夫可是正五品上的高官!即便是以門蔭出仕的世家子弟,熬到這一層不少也都得一二十年!

大殿之外,窺見内中天子坐在寶座上,面色晦暗看不清表情,而盧鴻則是背對着自己而立,那蒼老的背影卻顯得極其挺拔,玉真公主忍不住又瞥了一旁的高力士一眼。果然,高力士臉色尴尬地低聲說道:“都快兩刻鐘了。我原本還以為大家會拂袖而去,如此背後方才好勸解,否則萬一那盧鴻指斥宦官幹政,我倒無幹,大家面上更不好看。可誰知道……竟是就這麼僵持了下來。再拖延下去,恐怕大家愠怒,那盧鴻莫大年紀,也未必支撐得住。”

“你說得沒錯。”玉真公主輕輕點了點頭,心裡已經是有了主意,“你去取紙筆,我給阿兄寫幾個字,回頭你就當要緊奏疏送上去。”

“好計,貴主真妙策!”

不消一會兒,隐在大殿外頭廊柱後頭的玉真公主便執筆一蹴而就。而高力士顧不得墨迹是否幹透,使勁吹了吹便卷了起來,繼而雙手捧着匆匆入内。待到了禦座前頭,他便恭恭敬敬地捧着那紙卷雙手呈上道:“大家,京兆府送來了要緊奏疏。”

“嗯?”一僵持就是兩刻鐘,李隆基心裡已經滿是惱火。伸手抓過那紙卷一把展開,他看清楚那幾行娟秀的字,立時便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與其強求,不如賜其官職,放其還山,如此全其隐逸之志,阿兄亦可收天下賢士之心,豈不兩全其美?”,!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罪愛安格爾·星辰篇  嬌妻重生,二爺寵妻無度  3262566  歌王  今天萬人迷依然颠倒衆生  323512  豪門重生之我家嬌妻超可愛  20253  妖妃其實是藥引  如果這一生,從未嫁給你  當大佬成為小可憐  離婚後總裁膝蓋跪碎了  農家旺夫小娘子  慈悲殿  給殘疾大佬撒個嬌 [穿書]  365655  宋先生,餘生請厚愛  貴妃隻想做鹹魚(穿書)  893295  穿成寡婦娘後,帶着七個崽嫁皇叔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