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小說

鹦鹉小說>盛唐風月 > 第446章 上敲下打吐蕃疑人(第1頁)

第446章 上敲下打吐蕃疑人(第1頁)

,,,!

兩份陰陽相合為憑。如此一來,就徹底斷絕了旁人作假的可能。相比地稅,反而是核查戶等的進展更慢,戶等評定不但牽涉到一年所交戶稅多寡,而且還牽涉到了丁役。

困難雖有,但杜士儀在胥吏之中挑選了精幹的人委以重任,輔以自己的從者,總算是艱難地一點點推進着這個工作。然而,隻從這一地更變稅法的艱難上,他就知道擴展到一州一道會有多困難。現在他可以靠這些自己信任的人來監察,甚至自己神出鬼沒地親自私訪,可隻要地域一步一步擴大,他就隻能寄希望于用人得當了。更何況,觸動利益的大地主哪有那麼容易善罷甘休?

之前四月成都縣試的結果一如杜士儀之前預料到的那樣,除卻縣學直送州試的那些人之外,其餘并沒有選出極其出類拔萃的人才,韋禮送給他的策論卷子中,大多是泛泛而談,沒有什麼讓人眼睛一亮的見解。而六月的益州州試,成都縣學舉送的士子,總共錄取了三人,在總共六個人的解送名額之中占了一半,卻也和往年差不多。崔颌不出杜士儀意料,名落孫山。

為了這個,崔澹來見時,面上便帶着幾分難以名狀的怅然。杜士儀待崔颌猶如半個弟子,哪裡不知道這老翁心心念念想的,就是想要家中出一個進士光耀門楣,因此索性也就開門見山地問道:“崔翁是為令長孫不得解送的事情而心中耿耿?”

“啊?不敢不敢!”崔澹知道杜士儀手段,這會兒吓了一跳,趕緊把頭搖成了撥浪鼓,“我隻是惋惜孫兒不争氣而已,說不上心中耿耿。”

“令長孫勤懇好學,一心上進,但畢竟還年輕,文章詩賦還有些稚嫩,而同場之人多數比其年長,經驗閱曆豈是等閑,所以他今科不得解送,原本也在情理之中。他最薄弱的地方,不在經義,也不在雜文,而在策論,日後我會于此處多多指點。”

“多謝明公,多謝明公!”崔澹頓時喜出望外,心中登時不以長孫今科失敗為念了。好容易想起今天來并不是為了孫兒的科場事,他連忙輕咳了一聲,這才小心翼翼地探問道,“明公如今判成都兩稅使,不知道是從今往後,成都隻行兩稅,永遠廢租庸調,還是……”

“此事還得憑陛下處斷,崔翁是聽到了什麼風聲?”

“這個……”崔澹猶豫了許久,最終還是幹笑道,“是益州的其他豪族聽到風聲,有些憂心忡忡。畢竟,這每年平白無故多上那麼多地稅,他們有些心中不平……”

“朝廷當初在租庸調之外,定地稅戶稅,就是為了大戶占地成千上萬畝,卻隻交輕稅,而平民之田日趨減少,甚至于幹脆無地,卻要背負沉重賦役不得不逃亡。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論語之中的這句話,不知道崔翁可曾聽說過?我朝開國定均田制,實則便是從此而來。”

崔澹本就是代人來探問探問動向,此刻被說得頓時有些讪讪的,終究不敢再問下去,又小坐片刻就告退而去。而等到他一走,杜士儀想到宋璟來信對自己說,正是以客戶居人的強烈對立,以及天下土地兼并的嚴重情況,說服李隆基暫時試點兩稅法,但朝中非議者極多,如不出意外,恐怕試行之地無法再鋪開,他不禁搖頭長歎了一聲。

不破不立……但要先破後立,談何容易!

就在他沉吟之際,外間突然傳來了輕輕的叩門聲,緊跟着,便是赤畢推門進來。他快步走到杜士儀身前,躊躇片刻便拱手說道:“郎君,我這些天時常去雲山茶行探看,以防有人心懷鬼胎,卻偶爾發現,連日都有人到雲山茶行周邊轉悠。不過,他們口音雖和中原人幾乎相同,拿的過所也是安西都護府開具的,說是西域商人,但我看他們的形色,總覺得有些像是吐蕃人。”

吐蕃?益州并不和吐蕃接壤,而且自古川藏雖交界,那條路卻形同天險。吐蕃人大費周章跑到這裡來幹什麼,還在茶市附近轉悠?想到這裡,他立刻霍然起身,沉聲說道:“赤畢,你親自帶幾個人,盯住那幾個疑似出自吐蕃的家夥。”

成都城内突然混入了吐蕃人,赤畢自然知道杜士儀如此鄭重其事是為了什麼。因此,他當即答應了下來,等出門之前卻又扭過頭來,似笑非笑地拍了拍腦袋:“隻說正事,差點忘了另一樁。我回來時路過楊家門前,楊家那位玉奴小娘子正和姐姐預備出門,看樣子是到郎君這裡來的!”,!

兩份陰陽相合為憑。如此一來,就徹底斷絕了旁人作假的可能。相比地稅,反而是核查戶等的進展更慢,戶等評定不但牽涉到一年所交戶稅多寡,而且還牽涉到了丁役。

困難雖有,但杜士儀在胥吏之中挑選了精幹的人委以重任,輔以自己的從者,總算是艱難地一點點推進着這個工作。然而,隻從這一地更變稅法的艱難上,他就知道擴展到一州一道會有多困難。現在他可以靠這些自己信任的人來監察,甚至自己神出鬼沒地親自私訪,可隻要地域一步一步擴大,他就隻能寄希望于用人得當了。更何況,觸動利益的大地主哪有那麼容易善罷甘休?

之前四月成都縣試的結果一如杜士儀之前預料到的那樣,除卻縣學直送州試的那些人之外,其餘并沒有選出極其出類拔萃的人才,韋禮送給他的策論卷子中,大多是泛泛而談,沒有什麼讓人眼睛一亮的見解。而六月的益州州試,成都縣學舉送的士子,總共錄取了三人,在總共六個人的解送名額之中占了一半,卻也和往年差不多。崔颌不出杜士儀意料,名落孫山。

為了這個,崔澹來見時,面上便帶着幾分難以名狀的怅然。杜士儀待崔颌猶如半個弟子,哪裡不知道這老翁心心念念想的,就是想要家中出一個進士光耀門楣,因此索性也就開門見山地問道:“崔翁是為令長孫不得解送的事情而心中耿耿?”

“啊?不敢不敢!”崔澹知道杜士儀手段,這會兒吓了一跳,趕緊把頭搖成了撥浪鼓,“我隻是惋惜孫兒不争氣而已,說不上心中耿耿。”

“令長孫勤懇好學,一心上進,但畢竟還年輕,文章詩賦還有些稚嫩,而同場之人多數比其年長,經驗閱曆豈是等閑,所以他今科不得解送,原本也在情理之中。他最薄弱的地方,不在經義,也不在雜文,而在策論,日後我會于此處多多指點。”

“多謝明公,多謝明公!”崔澹頓時喜出望外,心中登時不以長孫今科失敗為念了。好容易想起今天來并不是為了孫兒的科場事,他連忙輕咳了一聲,這才小心翼翼地探問道,“明公如今判成都兩稅使,不知道是從今往後,成都隻行兩稅,永遠廢租庸調,還是……”

“此事還得憑陛下處斷,崔翁是聽到了什麼風聲?”

“這個……”崔澹猶豫了許久,最終還是幹笑道,“是益州的其他豪族聽到風聲,有些憂心忡忡。畢竟,這每年平白無故多上那麼多地稅,他們有些心中不平……”

“朝廷當初在租庸調之外,定地稅戶稅,就是為了大戶占地成千上萬畝,卻隻交輕稅,而平民之田日趨減少,甚至于幹脆無地,卻要背負沉重賦役不得不逃亡。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論語之中的這句話,不知道崔翁可曾聽說過?我朝開國定均田制,實則便是從此而來。”

崔澹本就是代人來探問探問動向,此刻被說得頓時有些讪讪的,終究不敢再問下去,又小坐片刻就告退而去。而等到他一走,杜士儀想到宋璟來信對自己說,正是以客戶居人的強烈對立,以及天下土地兼并的嚴重情況,說服李隆基暫時試點兩稅法,但朝中非議者極多,如不出意外,恐怕試行之地無法再鋪開,他不禁搖頭長歎了一聲。

不破不立……但要先破後立,談何容易!

就在他沉吟之際,外間突然傳來了輕輕的叩門聲,緊跟着,便是赤畢推門進來。他快步走到杜士儀身前,躊躇片刻便拱手說道:“郎君,我這些天時常去雲山茶行探看,以防有人心懷鬼胎,卻偶爾發現,連日都有人到雲山茶行周邊轉悠。不過,他們口音雖和中原人幾乎相同,拿的過所也是安西都護府開具的,說是西域商人,但我看他們的形色,總覺得有些像是吐蕃人。”

吐蕃?益州并不和吐蕃接壤,而且自古川藏雖交界,那條路卻形同天險。吐蕃人大費周章跑到這裡來幹什麼,還在茶市附近轉悠?想到這裡,他立刻霍然起身,沉聲說道:“赤畢,你親自帶幾個人,盯住那幾個疑似出自吐蕃的家夥。”

成都城内突然混入了吐蕃人,赤畢自然知道杜士儀如此鄭重其事是為了什麼。因此,他當即答應了下來,等出門之前卻又扭過頭來,似笑非笑地拍了拍腦袋:“隻說正事,差點忘了另一樁。我回來時路過楊家門前,楊家那位玉奴小娘子正和姐姐預備出門,看樣子是到郎君這裡來的!”,!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20253  慈悲殿  罪愛安格爾·星辰篇  如果這一生,從未嫁給你  農家旺夫小娘子  歌王  貴妃隻想做鹹魚(穿書)  宋先生,餘生請厚愛  當大佬成為小可憐  323512  893295  給殘疾大佬撒個嬌 [穿書]  3262566  妖妃其實是藥引  穿成寡婦娘後,帶着七個崽嫁皇叔  今天萬人迷依然颠倒衆生  365655  離婚後總裁膝蓋跪碎了  豪門重生之我家嬌妻超可愛  嬌妻重生,二爺寵妻無度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