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遲疑一分鐘,李光睿西去就遠上一分,義父李光岑剛剛在夏州站穩腳跟,楊浩卻不容許李光睿重新回到那裡,一旦到了那裡,他就是蛟龍入海,猛虎歸山,孰勝孰敗,就很難說了。
“立即拔營,隻帶糧草、軍械,帳蓬來不及折卸了,馬上追向無定河。派人把這個消息通報與折禦勳将軍,請他馬上赴援。再通報楊崇訓将軍,請他于駱駝嶺繼續阻擊李繼筠部,防我腹心為其所襲!”
一連串的命令下去,整座軍營立即變成了一鍋沸水,全軍以最快的速度整裝上馬,像狂風一般在探馬斥候帶領下離開了濁輪川。
此時,一身玄衣、男裝打扮的折子渝正飛馬沖向濁輪川,跑得香汗淋漓,唇上的小胡子跑丢了一撇,她也渾未察覺……
對手兇猛啊,中午距第一隻有13票差距的時候,瞬間就被拉開260票的差距!
看書評區的說法,好象是目前第一的作者朋友有一位超級盟主一下子打賞過百萬,瞬間産生了一百多張(雙倍二百多張)月票。
可是到現在,我們追成了190票,前進了七十步。
每前進一步,都是許多普普通通的讀者朋友共同的努力。
我相信,衆人拾柴、衆的劃槳,合衆之力不可小觑!
向着第一,前進!英雄可以戰敗,但是不能認輸!
請您,投下您的月票,百尺竿頭,咱們再進一步!我隻能靠你們每一個人!
追!!!
下面的篇章,驚險詭谲,意外頻頻,咱們陪着楊浩一起浪裡蕩舟,殺它個痛快淋漓。,!
;其二,逆風行軍,你都覺得荒唐,濁輪川守軍會以為有那個可能嗎?突擊襲營,其關健就在于出其不意,還有比這場大風沙更令人出其不意的情形嗎?大風向我刮來,我軍遠遠就可以聽到敵營訓息,而我軍悄然摸進,他們也難得聽到一點訊息,這不是對我們大大有利嗎?
其三,我軍士兵,雖然接受行伍訓練、指揮調度有些時日了,可是絕對無法同李光睿的軍隊相比。我們這些士卒,本來就适合打亂仗,亂中取勝。既然今夜情形适宜揚我所長,為什麼不善加利用呢?這場大風沙,并不是困難,相反,這是老天助我!”
楊浩說的铿锵有力,聲音随風遠揚,前方士卒聞之皆感振奮,紛紛握拳呐喊,響應大帥。李一德見此情形,微微搖頭,笑道:“卑職終究是老了,不及大帥的銳氣,軍心如此可用,就聽大帥的,咱們準時出擊!”
是夜,楊浩兵分三路,自己親率一路主攻,另外兩路迂回包抄敵營側翼,人銜草、馬銜環,迎風沙而進,難得李家守軍在前方還布有伏哨,可惜,這風沙實在太大了,楊浩的前哨與伏哨撞到一起,才被他們發覺,可他們擊鼓号示警,聲音被楊浩所部聽的清清楚楚,如同下了号令一般,使得他們不約而同地發起了總攻,而守軍一方隻隐隐約約聽得似有聲息,也不知是不是聽錯了風沙呼号聲,想再聽個仔細,那伏哨早被楊浩的人宰了。
風沙肆虐,天地無光,楊浩的大軍直接摸進營去,雙方殺了個天昏地暗。楊浩的人本來就是些浪子強盜、罪囚牧人,雖經前後兩月有餘的軍伍訓練,可是目前最擅長的還是各自為戰,今夜情形恰又适合他們發揮,這一夜鏖戰,輸的一方輸的莫名其妙,赢的一方赢的也是莫名其妙,隻不過風沙太大,難以視物,守軍主将帶着千把人不辨東西地落荒而逃,不曾截住了他們。
天亮了,濁輪川的陣地大旗已換成了楊字。
這一戰赢得漂亮,但是楊浩絲毫不敢大意,因為他知道,派駐葭蘆川、濁輪川的守軍被一戰而滅是不可複制的特殊戰例。第一個原因,是守軍無心戀戰,通過審訊俘虜,楊浩已經确認,李光睿全軍已經知道夏州失陷的消息,軍心大亂,士氣頹喪。
第二個原因,是李光睿急于退兵,不敢讓楊浩看出他的動向,所以派出這兩路開道的先鋒部隊兵力并不是很多,每一路軍隻有七千多人,楊浩、楊崇訓、折禦勳三人的總兵力雖不及李光睿,但是局部兵力卻占據絕對優勢。
第三個原因,就是整個計劃本就是楊浩策劃的,所以被他搶了先機,李光睿并未料到他們雖這麼快地抄到他前面去,棄了本想救援的銀州城,先行攻打葭蘆川、濁輪川。
而等到李光睿的大軍趕到,卻是真正的大硬仗了,到那時楊浩的優勢是占據了地利和士氣正旺,而李光睿則擁有龐大的軍隊和哀兵之勢,孰勝孰敗,不可預料的戰場因素實在是太多了,所以他隻能利用自己先行搶占戰略要地的優勢,争分奪秒地進行備戰。
探馬斥候得來的信息源源不斷地送往楊浩的大營,李光睿果然撤軍了,一夜之間,他的兵馬就完全撤離了銀州,火速向東南趕來。大軍浩蕩,李光睿派出了大批的探馬斥候前方探路,楊浩擔心雙方的斥候兵碰面,會讓李光睿提高警覺,反正已确定了他們的行軍路線,便命令己方的探馬斥候遠遠避開李光睿的前鋒,切勿與之發生接觸。
兩日之後,按預估的行程,李光睿的大軍将至,楊浩嚴陣以待,做好了最慘烈戰鬥的準備,前方探馬卻忽然傳來一個讓他無法理解的消息:李光睿的大軍撤退了!這個撤退是以楊浩預伏的路線為參照的,他們突然之間前隊變後隊,後隊變前隊,一夜之間留下一座空營,八萬大軍憑空消失了。
楊浩驚出一頭冷汗,立即通知折禦勳,雙方各自派出大批探馬,撒向整個草原,盡全力搜索李光睿的消息。一天之後,楊浩的探馬斥候循着草原上無法掩飾的兵馬痕迹,在無定河邊找到了李光睿的下落。滔滔河水岸邊,扔着許多殘破的壕橋、雲梯,李光睿用這些攻城器械充作渡橋,渡過無定河,向西南去了!
那頭老狐狸嗅到了危險的氣息,曉得這裡已預布了伏兵?他棄偏師于不顧,棄正在駱駝嶺上苦戰的兒子不顧,竟然率主力大軍獨自退了?簡直是匪夷所思!
兵法有雲:夫兵者,進輕而退重。士卒利退,争先難整,敵若自後警我,軍衆必亂;敵若乘而襲我,其患尤甚。所以我退敵追的場面是最危險的一種行軍方式。就算李光睿肯舍了這兩路偏師為誘餌,誘使他們陳兵于此,這故布的疑陣又有何用?
李光睿兵馬甚衆,他想撤退必然是一營先退、然後駐營,戒備。另一營再退,駐營,戒備。諸營如此交替而行,絕不可能八萬大軍一窩蜂地退卻,那樣的話還不如直接把腦袋送到楊浩的刀下來的痛快。可他如此行軍的話,速度就絕對快不了,楊浩一定追得上。
一支軍心已散的軍隊一旦撤退,那種恐慌氣氛是無法抑制的,當面有敵他們還能一戰,背後有敵?諸軍豈有不争先逃命之理,到那時李光睿絕對控制不了局面了,如此行險已是匪夷所思了,而且他還退向西南方,西南方是什麼所在?
那裡沒有城池,沒有鎮阜,是一片茫茫草原,是黨項七氏的領地,李光睿甘冒奇險,不向離他最近、最有希望成功靠攏的綏州挺進,反而殺回大草原去了,他想幹什麼?
楊浩匆匆展開地圖,略一察看,不由倒抽一口冷氣,李光睿往西南去,隻有一個可能:長途跋涉,殺回夏州。長城要隘石州還在李光睿的控制之中,通過石州返回大西北從理論上來說是有可能的。石州以北還有一州在他的絕對控制之下,那就是宥州,能奪回夏州固然好,如果奪不回來,他必然移兵宥州。
這樣做的好處是:打破楊浩割斷他與根基之地之間聯系的計劃,楊浩把他逼到自己與麟州兩州的勢力之間,讓他李光睿成為一隻風箱裡的老鼠兩頭受氣。然後坐穩夏州,依靠黨項八氏的支持,輻射力不斷擴大,最終将把宥州也奪到手中,成為名符其實的西北王,而他李光睿就算不被消滅,也将淪落成西北四藩之中最弱的一藩,這是李光睿死也無法容忍的局面。
狗急了跳牆,李光睿為此選擇了一條艱難、兇險,卻有機會讓他鳳凰涅槃的路。
為了這盤棋局的勝利,他煞費苦心地在濁輪川、葭蘆川布下兩個棄子,連他的兒子都被他當成了棄子,讓人再難懷疑他移師綏州的企圖,當真是一代枭雄。
可是……他能成功麼?李光睿有本事來一次敦刻爾克大潰退麼?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我在深淵等你 嫡女本是天上仙 仙絕 重生之資本帝國 病嬌反派又騙我寵他 霓虹熄滅 錦緣繡程 穿成男主的夫子後 我是葫蘆仙 武動乾坤 大國戰隼 諸天劇透群 南宋異聞錄 從錦衣衛到武林至尊 地師 聖王 山村小神醫 我的夫君有點壞 柔懋皇後 太虛化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