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新欽州碼頭外,在黑石道盡頭的河口附近也有一座碼頭,李俊明把這個碼頭叫女姑港,因為河口在一帶安置着最先抵達紫霞島的那三百餘名女寨的婦孺姑婆們,此外,女姑港外北部若幹個島嶼都劃撥給了女寨,将用于安置即将抵達紫霞島的另外十幾座女寨的女人們。
時間到了十月,熱帶雨林氣候的旱季終于來臨,紫霞島南北兩地移民們的開荒暫時全面叫停,人們開始在新墾出來的土地上種植各種作物。
糧食作物有水稻、番薯、玉米和土豆,這些作物很适合紫霞島的水土氣候條件,經濟作物有甘蔗、可可苗和煙草苗。
所有這些作物的種子都是老王委托妮可号帶來的,除了可可苗因為培育困難且周期較長的原因隻試着播種了一千畝外,其它作物最低播種面積都是數千到上萬畝。
此外,農戶們還播下各種蔬菜種子,規模也是數千畝,至于家禽,早在墾荒初期幾乎家家戶戶都已經開始放養了,隻是豬羊數量很少,原因是妮可号的環境讓豬仔和羊羔的存活率不高,而牛馬根本就沒有。
不過老朱已經表示,很快就會給紫霞島帶來各種牲口和家畜,尤其是利木贊黃牛和美利奴羊,如今老朱的賽福島牧場已經能大量提供這些牲畜的仔羔了。
此外,總督李俊明在上任的這幾個月時間裡還做成了一件大事——讓島上所有移民家庭的适齡兒童上學。
紫霞島的第一所全日制、五年制小學得到了聯邦财政部和聯邦教育委員會的大力支持——包括師資和資金。
财務預算方面的支持就不說了,聯邦财政部完全是按照竹園和向日葵的标準來劃撥的,而且隻多不少。
夏小鷗校長和教育委員會的女士們還向“紫霞公學”——這是李總督給起的校名,破天荒地派出了六名教師,這些教師全部都是男生,他們都是畢業于竹園公學的孤兒,這些孤兒基本上是竹園公學最早進去的那批十三、四歲左右的學生,到現在,他們的年齡已經超過十六歲----這是教委針對未成年人工作年齡的一個松動,然而目前隻針對男生且隻是任教職務,其餘的交往仍然堅持十八歲的紅線,而且女生尚未放開。
夏小鷗她們頂住了各大公司的要人壓力,硬是把這批學生挖走派到了紫霞島,由此可見,李大律師與教委系統的人士關系很不錯。
教育委員會此舉打破了過去竹園和向日葵的學生隻進島不出島的慣例,盡管萬山島和新安城那邊也需要老師,但是教委主任杜娜安逸還是夏校長她們都強調說:如今教育委員會隻能力保的重點地區的需要——那就是紫霞島,畢竟那裡是我們人口最多的海外領地。
而且對于夏校長的行為和說法,大夥完全無視掉了夏小鷗在工作上有點偏向自家老公的問題。
紫霞公學位于紫霞鎮總督府的旁邊,校園極大,面積相當于竹園和向日葵的總和,校園裡的設施也參照竹園和向日葵修建,包括操場、鋼筋水泥的磚混三層樓房等。
學校最終建成于一六五九年十一月底,除了原來任柯做總督期間陸續招收的二百多名孩子入校外,李俊明在學校建成前後大肆擴大招生——紫霞公學是按照五千學生的規模建設的。
學校實行全日制封閉管理,學生入校後隻有星期六下午才放學讓孩子們回家,星期天下午必須返校,學生們在學校裡全免費吃住,還有免費的文具和校服。
然而,從招生到入校,再到開展教學讓學校走入正軌,其間發生的一系列風波讓李總督有些焦頭爛額。
首先是招生就很不順利。
如果沒有李總督帶着村長、鄉紳鄉老和土地評議員們挨家挨戶地告知農戶——假設你們不讓家裡的孩子上學讀書的話,那就要影響你家土地分配,甚至會剝奪你家的孩子扶養權,把孩子過繼給其他戶!
如果沒有任柯帶着士兵去那些頑固透頂的農戶家裡,對一家之主說,你家的适齡孩子再不去上學的話,我們就要沒收你家土地,然後把你們送回大清——對!說的就是你家!什麼?你說你家的是女孩子?少廢話!女孩子也必須去讀書明白不!咱們澳洲聯邦講究男女平等!
如果沒有上述各種連哄帶吓地說服,想讓大多數農戶家乖乖的把孩子送到學校讀書,幾乎沒有可能性。
原因很簡單,在農戶的家長眼裡,孩子跟自家财産沒有本質區别,作為天朝農民的一家之主,從來都是這樣認為的——自己隻需要多生孩子,等孩子長大後就能給我幹活創造财富,等自己老了,就能享清福——雖然現實中真正享清福的很少,但至少從法理上是站的住腳的,關鍵是千百年來官府也替你維護這層法理關系。
然而農戶們發現澳洲人卻不這麼想----澳洲人不管你願意不願意,都逼着你把已經可以幹活——哪怕是輕活——的孩子脫離家庭進入學校讀書,而且這一讀就是好幾年,不到十八歲不算完!天哪!十八歲?十八歲的孩子都能分家立業了好不好?!都可能當開枝散葉生孫子好幾年了好不好?!
盡管送孩子讀書不需要家長們掏一錢一厘的銀子,但是這些孩子一旦不在身邊,肯定就無法役使,給家裡幫不上忙,天朝農民的一家之主會這樣認為:那老子養活你圖個啥?
特别是現在——這個家庭正忙于開荒拓地的緊要當口,對于正在努力讓自家擁有更多土地的農戶們而言,送走半個勞動力都是家庭的重大損失。
當然了,在澳洲人的威壓之下,該送出去的孩子農戶們還得送出去,不然的話,家長們看着澳洲官兒們的臉色就知道,再不老老實實地送孩子去讀書,損失就更大了。
随着島上移民人數的增加,截止到來年開春“常風行動”結束,紫霞公學一共招收了五千多名年齡在六到十二歲的孩子,占全島九萬移民人口的百分之五以上——涵蓋了全部有适齡兒童和少年的家庭。
顯然,這個成績非常來之不易。
然而李俊明在這個過程中也不得不做出了一些重大讓步——他把原本六到十六歲的“入學适齡期”縮減到六到十二歲,不然的話,送孩子上學的事情就可能搞得村村起火戶戶冒煙。
在這個時代,人們确實沒有把年齡超過十二歲的青少年送去上學的家庭,無論男女都是如此。
因為在家長們的眼裡——包括這些青少年自己----當自己十二歲時,好吧,其實是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的年齡一旦超過十歲了,那就已經是成年人了,已經可以拖犁放牛打谷草,是家裡的全勞動力了。
此類觀念是如此普遍且被認為是天經地義,李俊明是既無奈又無能為力,畢竟在漢人移民的觀念裡沒有青少年的“青春期”這個概念,隻要男孩子和女孩子有了性别特征後,尤其是女孩子有了月事後,家裡就視為成年了——從此以後,他或者她不但是一個或者半個全勞力,還要開始談婚論嫁了,所以漢人移民們完全不接受總督大人說的什麼十八歲以下的男女都屬于“未成年人”都應該去上學的概念。,,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超級保安在都市 渣了身嬌體軟的首輔 穿成年代文裡的後媽 女配打臉系統[快穿] 親子鑒定師 萬人血書求我娘一點? 修羅武神 龍紋戰神 九星霸體訣 從秦時開始打怪升級 猛男誕生記 五小姐又在虐渣了 血獄魔尊 穿成公爵的慫包閨女 二次元之邪惡契約 從蟲族内戰開始崛起 女總裁的全能兵王 哈利波特之最強學長 俯首稱臣 輪回軍團遠征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