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shu,最快更新扶明錄最新章節!
天色已暗,明月斜挂,紫禁城中張燈結彩猶如白晝,太監宮女穿流往來不絕,乾清門外的百官寒暄客套之後大多各自落座與身邊的人低聲說着什麼。p
在說乾清門裡頭的吳三桂。p
有人覺得他憑什麼在裡頭,區區一個總兵官而已!這外頭好多勳貴都沒資格呢,他憑什麼!有這種心思的人不少,且大多是些勳貴。p
也有人覺得他理所當然,雖沒有封爵封柱國,但其軍功赫赫,僅甯遠大戰一役便有資格坐裡頭了。p
而乾清門裡頭則另一番景象了,沒人在乎外邊官員在議論和八卦什麼,他們不關心也不好奇,他們更也不會議論誰夠不夠格坐在這裡,隻要能坐在這裡就說明夠格了!p
但氣氛卻和外頭大不同,就這百八十平米的地方裡坐着十餘人,卻還分成了兩撥,或者說兩撥半,各聊各的,各說各話。p
自古文武不和,在這裡頭彰顯的淋漓盡緻,周遇吉幾人擠在一塊兒蹙眉議論軍情和李邦華那撥人除了剛進來時客套一番外,再無交流,三個國公像個交際花,一會在武将這邊閑聊幾句,一會又湊去内閣那邊附庸風雅。p
為何叫附庸風雅呢,隻因這些内閣大老們并未在商讨什麼國事政事民生之類,此時注意力都在主席台上的那個香爐上。p
乾清門内皇帝的席位坐北朝南,左右還另有兩個副席,然後才是文武席東西相對,屋内燭光亮如白晝,用的全是牛角燈,這玩意是犀牛角做的,珍貴無比。p
但最吸引目光的确不是這些牛角燈,而是皇帝席位上的香爐。p
古人夜宴喝酒品茶都喜歡燃香,這香爐就成了居家必備之物,皇家用具自是不凡,但能吸引一衆大老的目光,讓他們無心其他的香爐更是神品中的神品,沒錯,就是宣德爐!p
宣德爐有多珍貴就不用贅述了,這玩意是朱棣的大孫子宣宗皇帝朱瞻基在宣德三年親自參與設計監造的銅香爐,因為是皇帝親自參與設計監造,且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由黃銅鑄,鍛造工藝之美之精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頂峰,使得這香爐成為了當世之精品,使的文人雅士争相朝聖,但能窺真品的寥寥無幾,多是隻聞其名未見其形。p
據說這香爐總共造了三千個,除了少部分發放給皇親國戚及功名顯赫的近臣又或一些規模大香火盛的廟宇外,餘下都自用,擺在皇宮各處。p
但數百年過後,能見到的真品已是寥寥,後世更有宣德爐無真品一說,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就因為這爐子太精美了,太珍貴了,從出世就有彷品!p
沒錯,從明朝宣德年就有高彷了,據說一些人找到當時參與鑄造宣德爐的匠人甚至還搞到一些邊角料進行彷造,随後數百間一直到民國都有宣德爐的彷品,所以說現在市面上的有明朝時候的宣德爐,卻也不是真的宣德爐!p
他隻是明朝時候的彷品。p
别說後世了,便是在明末真正的宣德爐也一爐難求,難見了。p
但皇宮裡卻是真真的了。p
而即便是在皇宮裡,經過數百年的風風雨雨,有的被偷了,有的被掉包了,有的損壞了,所餘真品不多,便也不在像往日那般在宮中各殿都随意擺放,隻存後宮,成為皇帝一個人的寶貝,平日可不會随意拿出來見人的。p
今兒中秋大宴,皇帝将他的心愛之物擺在乾清宮内,自是引得李邦華一衆文官争相品論,這種珍品流連數百遍依舊不乏,若是有相機的話,那不得把内存拍滿了。p
倒是周遇吉等一衆武将,對這玩意絲毫沒興趣,實在搞不懂那幫文官瞪着大眼瞅啥呢,不就是個香爐麼。p
皇上駕到p
王承恩一聲宣,乾清門裡外百官趕緊起身出列,文武分左右躬身齊呼萬歲(平日上朝奏事是要跪着的)崇祯帝攜皇後太子從内廷緩至乾清門内入席,雙手一攤,衆卿免禮p
門外百官各自歸席落座,其實他們尚看不真切裡頭皇帝一家人都誰來了。p
門裡頭的大老卻看的真真切切,除了皇帝皇後太子及坤興公主外還有六個嫔妃,不過崇祯帝另外倆兒子和小女兒并未出席,或許是因為年紀太小的緣故吧。p
除此之外,-->>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病弱人設的正确使用方式 神詭不言[刑偵] 重生年代之璀璨時光 漂亮哭包靠沙雕風靡娛樂圈 笨蛋美人靠修bug爆紅 新婚夜,老婆把我當成野男人替身 穿成魔尊的戀愛腦小嬌妻 薄刃薔薇 小貓咪生存日常 八零新婚夜:炮灰原配開挂了 烏鴉嘴王妃躺赢日常 夾在紅黑透之間的修羅場 六隻妖怪糊咖靠團綜翻紅 戲精侍妾不幹了 豪門後媽帶崽上娃綜[穿書] 豪門後媽在娃綜鹹魚躺後 你若撒嬌 [柯南]三角形是最穩固的結構 靈氣複蘇,我從種田開始修仙 金手指提前破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