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鐘表,如何計時呢?
提到古代的計時器,大家可能熟悉的是日晷(gui)。日晷又叫日規,最早出現于漢代,主要利用物體在太陽下的影子來測量時間。在不同的時間,太陽的位置和高度不一樣,因此照射物體所投下的影子的大小和長度也都不一樣。日晷就是根據這一點發明的,它一般由一個标有刻度的圓盤和指針組成,和現在的鐘表不同的是,指針隻有一根,不能動,而且垂直于刻度盤,安放在刻度盤的正中央。看時間的時候,觀察的不是指針本身,而是指針在刻度盤上投下的影子。
還有一種名叫圭表的計時器,原理和日晷相同,而且出現得更早。圭表實際就是在地面上立起的一根柱子,時間刻度都标在地面上,通過圭表看時間的時候,觀察的同樣也是柱子投在地上的影子。
圭表和日晷因為要利用的是太陽下的影子,所以在沒有太陽的時候,例如多雲的白天和晚上都無法使用。
在古代更為廣泛使用的計時工具,其實是漏壺。漏壺的出現也很早,起碼在周朝就有了。它的原理也很簡單,就是在壺的底部鑿一個小洞,然後在壺裡裝滿水,通過觀察漏出小洞的水量來計時。由于用肉眼觀察壺内的水位,難免會産生誤差,因此有了“沉箭法”。“沉箭法”就是在漏壺内部放一個可以浮起來的托子,把箭固定在托子上,然後在漏壺的壺蓋中央也鑿一個孔,使箭穿過小孔,這樣箭就能直立在漏壺上了,随着漏壺内水位的下降,漏壺裡的箭也會下降,人們就可以通過觀察箭的高度來知道時間了。
理論上說,每一壺水漏完的時間應該都是一樣的,但是如果在一壺水還未完全漏光的時候,就往壺裡添水,那麼上一壺水沒有全部漏完,真正耗費的時間會比實際的時間短,計時也就不準确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後來的古人開始使用兩個壺,一個壺裝滿水,将水漏進第二個壺裡,人們則通過第二個壺來觀察時間。第二個壺裡立一支箭,不同點在于,第一個壺裡的水不斷漏入第二個壺,第二個壺的水漸漸增多,水位不斷上升,因此箭也會上升。這種設計,使第一個壺沒有計時功能,可以随時蓄水,而流入第二個壺的水又是一定的,因此在精準度上,比使用一個漏壺要高很多。,,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從音樂劇開始 火爆槍神 冷妃嬌妻:殿下是隻貓 嬌嬌王妃駕到,撩撥王爺臉紅心跳 全唐詩 渣男不渣[快穿] 剛下山就被女神騙去領證了 穿梭魂器 感化男配後我翻車了 雛鷹的榮耀 美食之大玩家 啟禀殿下:太子妃她掉馬啦 我真的沒想當魔王啊 重生之一劍破空 瘋了吧!你管這叫輔助?江塵夏蕊兒 江塵夏蕊兒 風動翰墨 唐才子傳(精)--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 靈氣複蘇之進化遊戲 最強龍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