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小說

鹦鹉小說>家父隋炀帝 > 一九七章 戰場形勢(第1頁)

一九七章 戰場形勢(第1頁)

裴文安的大軍,昨晚剛拿下河東縣,緊接着就打蒲津關,将士疲憊。

他不得不這麼做,正所謂兵貴神速,從征調大軍,一直到大軍開拔奔赴河東縣,裴文安一直都是緊趕快趕,因為他要搶在京師反應之前,拿下蒲津關,從而渡過黃河,進入關中。

但眼下形勢已變,京師援軍這麼快就趕來,河東縣那個李靖太會拖了,硬生生把他的八萬大軍攪和成眼下這副爛攤子。

如今再想要順利渡河,就必須将上岸的敵軍全數殲滅。

但是現在看來,可能性不大。

敵軍來勢洶洶,楊素史萬歲都來了,他裴文安不過一介無名之輩,聽到這兩個人的名字,心裡也很緊張。

但更多的是興奮,能和楊素史萬歲一戰,若勝,他裴文安必将名垂青史。

一封封軍情諜報送至大帳,敵方的中路大軍已經沿着官道,逼近蒲津關。

如果沒有喬鐘葵的援軍,以現在的情形,他必須撤了。

但是援軍已經在路上,他這一撤,喬鐘葵必然會陣腳大亂。

喬鐘葵有四萬生力軍,隻要謀劃得當,形勢依然占優。

「敵軍到底有多少?」裴文安詢問斥候道。

剛進大帳的斥候說道:「逮住一些傷兵,但是他們的口風不一緻,河東守兵說是二十萬大軍,過河的軍士,說是有五十萬大軍。」

「放他娘的屁!五十萬大軍,撒豆成兵嗎?怎麼過河?遊過來?關中所有軍府加起來,也沒有二十萬,」

裴文安嗤之以鼻,環顧左右,冷笑道:「敵軍用此疑兵之計,可見他們兵力不足,立即傳信喬柱國,請他在河東縣以東的虞鄉紮營布陣。」

裴文安料定京師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内征調足夠軍士,所以渡河的大軍,大約應該在五萬左右。

敵方人困馬乏之際,正是決戰之時。

不能再把時間浪費在蒲津關了,敵方主力已經渡河,想要拿下蒲津關,會付出極大代價,得不償失。

于是他下令大軍後撤,撤往河東縣整頓。

戰場上,隻要一撤軍,必然會出現大量減員,但是裴文安不在乎,隻要保留主力,與喬鐘葵彙合,便可從容擺開陣勢,與其決一死戰。

楊銘的平叛大軍,所有的騎兵都交給了長孫成,因為長孫成常年跟突厥打交道,深知騎兵該怎麼使用。

第二天晌午,長孫成才率領騎軍渡河,渡河之後,一刻沒有休息,直接沿着河岸率軍北上,繞開河東地區,直撲晉州方向。

楊銘和楊素都認定,晉州絕對空虛,楊素是靠經驗判斷出這個結果,而楊銘是靠曆史知識。

與李靖彙合之後,楊銘才得知蕭摩诃的動向。

李靖手裡有楊銘的調兵令,蕭摩诃不敢不聽話,已經率領那幫由當地土匪盜寇組成的王府部曲,埋伏在河東縣周邊區域,伺機而動。

….

古代行軍撤軍,全靠兩條腿,楊銘也是在中午時分,才得到确切消息,裴文安在撤軍,撤的很有章法,一開始都沒有看出來。

而他這邊,一來沒有騎兵不好追,二來軍士非常乏累,所以楊銘下令,不得追擊。

「看樣子,裴文安是打算将軍隊整合于一處,與我們決戰,」蒲津關内,楊素史萬歲等人都在。

關城雖然保住了,但形勢還不樂觀,楊素指着地圖道:

「我軍倉促渡河,又經連夜大戰,頗為分散,周邊并沒有适宜大軍紮營的地方,唯有去河東縣休整,而裴文安一定就在河東縣等着我們。」

蒲津關周邊,連個村落鄉鎮都沒有,根本就沒有地方可供大軍休息。

史萬歲也點頭道:「裴文安一定認為我軍連夜渡河,正是疲乏之時,想要在河東縣以逸待勞,收拾我們,在我看來,幹脆布下疑陣,讓裴文安以為我們會就地休整,實則我大軍直接北上,不要河東縣了,直取晉州。」

楊素贊同的點了點頭,目光看向楊銘,看他是什麼意思。

起初,大家在兵部定下的計劃,是直接與裴文安主力決戰,一舉擊潰對方。

但眼下出于情形考慮,楊銘猜到楊、史二人是不想在這裡與裴文安過度消耗,不然到時候怕沒有足夠的兵力攻打晉陽。

楊銘沉吟半晌後,道:「諸位看這樣如何。」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第三人稱  道侶害死我後又把我複活了  [主火影]日向家的少族長  馬甲來自修真界  虐寵妾!嫁奸臣!侯府長媳重生要喪偶  鹹魚才是真大佬[快穿]  我不是範進  [HP向日葵]永遠的守望  得罪閻王太子後我被盯上了  影衛他懷了皇上的崽  你穿的這本書我看過  我靠馬甲撐起漫畫高光  我平淡的日常開始死去  海賊劇場的我來到柯學世界[綜]  穿成高俅後我手拿權臣劇本[水浒]  白月光也救不了的遁隐修羅場  [綜]和美貌大佬隐婚了  萬人嫌死的那一年  想吸我的氣運是吧  成長之路[慢穿]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