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小說

鹦鹉小說>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 第175章 爺孫辯論(第1頁)

第175章 爺孫辯論(第1頁)

這是從古至今,所有掌權者,最為擔心的問題。

類似這樣的思想,不僅僅是在儒家論語中,在更多方面書籍典故均是如此。

何以朱英要冒這天下之大不為,掀起打開民智的口子。

其實在朱英看來,所謂的思想禁锢,其實并沒有太大的用處,唯一得到好處的,并非是皇權,而是群臣,文人,乃至于地主鄉紳。

他們壟斷了知識,如同雅文一樣,官方下來的告示,解釋權卻在他們手裡,反正普通的老百姓也聽不懂。

這是對皇權的阻斷。

朱元璋當然很清楚這裡面的條條道道,所以他的谕旨才會以大白話的形式傳達,讓别人沒有可趁之機。

隻是即便如此,朱元璋也沒考慮過開民智的事情,他現在是皇帝,屬于既得利益者,當然是先維護自己的利益。

然而,民智開了,就真的會造反不斷,社會動蕩嗎。

朱英并不這麼認為。。

後世的經驗告訴他,那些最喜歡造反的,恰恰不是讀書人,反而是一些愚夫莽夫。

所謂仗義每多屠狗輩,明事理的讀書人,反而更為容易維護社會的治安。

在後世某段時間,暴力大行其道的時候,往往就是那些撤學的孩子,最為喜歡沖動,淪為打手一流。

老老實實在學校上課的,有幾個天天出去鬼混,幾乎絕大多數都是在乖乖讀書。

俗話說得好,君子動口不動手,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讀了書,有了知識的人,會更加的去維護皇權,甚至于讀書的人多了起來後,貪官污吏都能減少很多。

大家都懂律法了,當官的胡作非為,都可以直接上告,而不是被欺瞞。

朱英想到這裡,便是要琢磨如何說服老爺子了,微微沉吟過後,便開口說道: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爺爺是從蒙元末期走到如今的,親手經曆過那段混亂的歲月,孫兒請爺爺回想一下,那些帶頭造反的,一個個都是讀書人嘛。”

“還是說這些讀書人,鬧得最為歡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儒家的學問源自春秋時期,但我神州,自始皇一統後,便在不斷的進步。”

“我大明如今,堪稱最好的時機,沒有世家士大夫這些人指手畫腳,可謂是百待廢興,在一片白紙上作畫,想如何做,就如何做。”

“遠的不說,爺爺看隋唐宋三朝,便是皇帝本人,哪個不是束手束腳,受到諸多掣肘,皇權不下鄉,都成了潛在的慣例。”

“所謂皇室,也就是最大的那個世家罷了。”

朱英苦口婆心的說道,其中的目的,就是想讓老爺子認可自己的思想。

改革為何如此艱難,最為重要的便是傳統思想的改變,走不同的道理,但是這天下間,無論是文人的思想,還是帝王的思想。

都是被前人所制約着,後世之所以有那般大的轉變,并非是本身的變革,而是受到了世界的沖擊,不得不變,不得不改。

君不見,單單後世主流思想的改變,那也是多少大學生,先進分子用血和生命換來的。

朱英在這個點和老爺子說這些事情,其實有些急了。

但明初這個時候,尤其是洪武年間,真的就是華夏古今最佳的時機。

從來沒有過,像是明初這般好的時候了。

曾經沒有,往後也不會有。

朱英也曾經想過,等自己登臨皇位的時候,再來改革這些。

自己真的能和老爺子相提并論嗎,朱英的心裡沒有把握,終究他是沒有當過皇帝的,也不知道未來的路會是怎樣。

但是他心中非常清楚,假若在這一方面,老爺子能夠支持他的想法,那麼整件事情将會變得更加的簡單。

以老爺子目前的威勢,這天下哪有反對的道理。

朱元璋聽完後,面色認真的開始思索起來。

大孫說的這些事情,是朱元璋這輩子,都沒有想過的事情,雖然第一反應,朱元璋的心中有些抗拒,這和他的思想,已經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方向了。

在朱元璋的心中,或者說在朱元璋之前,秦始皇之後所有皇帝的心中,所謂家國天下的帝王思想,已經是根深蒂固。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網戀後我被邪祟纏上了  拯救那個小可憐  反派大佬被迫綁定戀愛系統[穿書]  沒有英靈的我隻能親自下場  失憶後嫁給了前男友他爸  清穿之皇孫的團寵日常  元蓮  我養的反派穿過來了  女帝繼承精神病院後  貴族學院F4被迫扮演病弱男配  穿成亡國公主後我被四個男主盯上了  軟萌美人和親狼王後  直男靠花錢做釣系美人  這是一塊甜餅  重回逃荒開端,手握空間來逆襲  大國科技從山寨開始  後媽在娃綜拉仇恨後爆紅了  科學修仙,法力無邊  我在忍界靠經營暴富  決裂了,别吻我了[電競]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