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軒然大波
第421章軒然大波
在青原市,車輛闖紅燈的行為太司空見慣了,對于《青原都市報》來說完全不構成新聞,隻是為了配合市委建設和諧青原破除陋習的宣傳需要,在每天的“城事”欄目中開辟了一個小角落,對諸如“中國式過馬路”之類的現象進行披露和曝光。
接到報料電話後,“城事”欄目派出了一位實習記者。
年輕的實習記者很重視這個機會,他趕到現場之後,沒有找到報料人卻找到了街道兩旁商鋪中的目擊者,也找到了兩個路口的值班交警,證實了報料的真實性,不過由于車速較快,奧迪車的車牌号未能看清,别克車在街心有過停留,目擊者記住了車牌号,實習記者采訪了目擊者之後,編寫了一則400字左右的小報道,發在了第二天報紙的“城事”欄目上。
這則看似并不起眼的小新聞,并沒有引起市民太多的關注,随後卻在“青原熱線”上引發了一場軒然大波。
第二天剛上班不久,市委副書記郭鴻澤給朱敏文的秘書林登山打了個電話,确認朱敏文有幾分鐘的空閑,便拿着一張《青原都市報》敲響了書記辦公室的門。
昨天下午,得知省裡放寬了市長候選人的學曆和年齡條件,過年還不滿53歲的郭鴻澤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副書記改任行政一把手的例子比比皆是。
既然省裡放寬了條件,那就意味着市長的位置不是專門給伊海濤預留的,還願意給年齡稍大的老同志一個進步機會。
機會面前,沒人不想努力一把。
以郭鴻澤在東南官場的成長軌迹來看,軟硬件條件明顯不如伊海濤和唐逸夫,但是,他和朱敏文卻是幾十年的老交情,兩人從鄉一級職務開始就長期合作共事,當年朱是一個鄉的鄉黨委書記,郭鴻澤是另一個鄉的鄉長,後來各自從鄉到縣,由縣到市,兩人一點點地進步,朱敏文始終走在了郭鴻澤的前面。
到朱敏文當了市長,郭鴻澤當上了市委副書記,兩人互相知根知底,配合默契,特别是朱敏文五六年前擔任市長之後,與當時的市委書記鬧得不太愉快,郭鴻澤在關鍵時刻始終堅定地站在朱敏文一邊,擠走了老書記,換來了郭子春,最後才有了朱敏文成為青原市一把手這麼一個好的結果。
郭鴻澤其人,本事有限,心術也不是很正,可仗着是青原土生土長的幹部,從基層一步步奔上來,又與朱敏文關系密切,人脈基礎相當雄厚,如果能得到朱敏文的全力支持,競争力也不容小視。
這幾年,郭鴻澤一心希望解決正廳,在青原市官場也是衆所周知的事情。
由于郭鴻澤的年齡較大,朱敏文考慮明年換屆給他安排到政協任主席,可是,得到了省裡放寬條件之後,郭鴻澤就對到政協去解決正廳級不太滿意,開始打起了市長一職的主意了。
郭鴻澤進入朱敏文的辦公室,林登山過來泡了茶,悄悄退了出去。
朱敏文一眼就看見了郭鴻澤手裡拿着的都市報,問道:“老郭,發現了什麼重大新聞啊。”
郭鴻澤笑道:“呵呵,你朱大書記不在家,青原市哪裡還有重大新聞。”
“老郭,你也學會溜須拍馬了。”朱敏文也笑了:“說吧,什麼事。”
郭鴻澤把報紙攤開在朱敏文寬大的辦公桌上,指着“城事”欄目中的一個豆腐塊說:“你看看這個。”
“市民素質有待提高啊。”朱敏文原以為發生了什麼重大事故,瞟了一眼,發現隻不過是兩輛車闖紅燈的小報道,他當即把臉一垮,低垂着眼皮說:“老郭,你是專職副書記,精神文明建設是要抓,但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啊。”
郭鴻澤用手指點了點報紙上“奧迪車”三個字,低聲說:“朱書記,我聽說,這闖紅燈的奧迪是海濤同志的專車。”
朱敏文擡起了頭,望着郭鴻澤,沒有說話。
郭鴻澤被盯得有點發毛,忙笑着解釋說:“我的意思是,宣傳口把關不嚴,這種涉及到市領導的小事,不應該如此興師動衆。”
朱敏文說:“老郭,你這個認識是對的,海濤同志也是為了工作,你讓宣傳部門的同志去打個招呼,這件事情就到此為止了,要防止媒體借機炒作,别搞得政府和海濤同志太過被動。”
郭鴻澤沒有吭聲,拿起報紙就出去了。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梁曉燕趙成鑫 江朝唐雪宜 沐葵莫禦擎 唐卡郁景 陳天問許心柔 林天蘇秋寒 葉軍浪蘇紅袖 秦安安傅時霆 歡歡郭佳然 謝瑤楚寒 江楓陸淩雪 楚南林若雨 陸浩方靜 虞池泱顔墨 陸璟寒顧荞 吳北良翠花 林葉李夢蝶 葉峰楊英 趙強唐園園 楚原白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