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錦淵說完後,全場靜默了起碼十秒。
……有一種很想吐槽,但是仔細想想又不知道怎麼吐的感覺啊。
本來以為會看到什麼葉天士、施今墨,或者現代名老中醫,莫教授也行吧。結果周老師放起了自己的醫案,還是十六歲時行醫的,十六歲!
但是你要因為年紀,就說人家的醫案夠不上“經典”兩個字,又不大對,畢竟周老師現在也才二十二、三,卻已成名。你敢質疑年紀,很有可能下一秒就被打臉啊。
所以仔細一想,吐什麼槽啊,感受一下被學神統治的恐懼就是了!
不止經典醫案就是周老師本人的,而且他和助教容神的表情都特别理所當然。
人家的十六歲在幹什麼,我們的十六歲又在幹什麼,就算人是醫學世家,他們學院也不少家裡世代從醫的,這一行多得是醫n代,不見得每個都如此。
“這是嗜睡案一則。患者為女性,三十出頭。在你們助教家遇到的,她來拜訪,提及了自己的病情,當時我還未正式設案開診,但大膽一治,說服這位女士,一劑即取得了顯著效果。”
周錦淵的ppt上寫得比較簡單,隻是把他當初的醫案放上去了,他自己讀出來時,又補充了一些細節。
容細雪轉頭看周錦淵,可能是想到那時候周錦淵怎麼忽悠人家吧,還笑了一下。
台下學生:“哦——”
這個哦,哦的是怎麼醫案還有助教,還去家裡,倆人真是遠房親戚麼?這一家子都是變态學神基因嗎?
而且容神還笑了,笑得台下都有輕微的抽氣聲,不知道為什麼直覺告訴一部分人,這倆不像是親戚。
周錦淵說起這些細節,倒不是可以秀一把和助教的關系,重點是行醫時的态度。
現在大衆普遍對年輕大夫有質疑,而有些年輕大夫自己其實也沒什麼自信,出了學校後,很多時候不敢開方,臨床不知如何下手。
其實,膽大心細即可,尤其處處都有老師,現在風氣又比以前開放,自己開不好還能請前輩把關,主要得積極臨證積累經驗。
“病人主訴是近兩月,每晚七點左右,即會難以自制地入睡,不管在做任何事,不管什麼姿勢,甚至在和人聊天,也可能忽然昏睡。一個小時後,又自然蘇醒。再怎麼努力控制睡意,七八點的樣子,總是會睡着。她嘗試了很多藥方,治療,甚至懷疑是中邪了。”
ppt這一頁隻放了病人的主訴,和診查而已。
下面還有周錦淵的四診記錄,比如病人舌淡紅瘦癟,脈沉實稍數,大便幹燥,偶有胸悶等等,沒什麼特别不舒服的地方,除此之外也沒有異常狀況。
很自然,大家就陷入了思考。好古怪的病,每天定時昏睡一小時,無法自制……難怪治好後被列入了大佬的經典醫案。
在場包括了好幾個年紀的學生,水平也各有高低,一些學霸從診查記錄,其實也能琢磨出不少東西來。
一般多眠古人都從陽虛論,但病人不止是嗜睡,睡一個小時又醒來了。而且根據診查的舌、脈象等看,病人可能有陰虛、血燥,清陽不升……
其實,有診查記錄,已經是完成了十分困難的開頭部分,尤其脈診。
周錦淵是精于脈診,但對很多人來說,是“心中易了,手下難明”,這是十分易學卻難精通的診法。幸好還有其他三診合參,現在又能用現代醫學儀器輔助。
雖有準确的四診記錄,但一時之間,大多數在校生還是無法整理出一個清晰的思路,辨别這個病案到底什麼情況,該如何辨證論治。
“我當時的辨證方法很簡單,都在書裡。”周錦淵解釋道,“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學過,嗜睡,很多時候是和心、脾、腎等肺腑功能失調有關系的,病人也确實腎陰虛,肝血燥,胸悶。”
因為周錦淵選的病案好,症狀蹊跷,教室内外幾百人,聽得都十分入神,就跟懸疑推理似的,特想知道結果、自己猜對了多少。
“諸《景嶽全書》裡提到不寐,說‘腎陰不足,不能上濟于心,則引起心陽偏亢,出現夜寐異常’。《素問》說,‘肝熱者,小便先黃,腹痛多卧身熱,熱争,則狂言及驚,脅滿痛,手足躁,不得安卧’。病人胸悶,和肺有關,《黃帝内經》說,‘諸氣者,皆屬于肺’。諸氣,也就包括了衛氣。《靈樞》又是怎麼描述,‘夫衛氣者,晝日常行于陽,夜行于陰。故陽氣盡卧,陰氣盡則寤’!”
周錦淵一口氣就背了一大段醫書原文,都是ppt裡沒有的,别說停頓,速度甚至有所加快,但又很清晰,字字入耳。
“嗜睡和心、脾、腎等肺腑有關,同樣是因為他們可以影響到衛氣。衛氣循行失常,則睡眠失常。病人犯病都在每晚七時,又恰恰正是衛氣從行陽轉為行陰的時候。
“于是證據環環相扣,我可以得出結論,症結全在衛氣。陰虛血燥,清陽不升,故此在衛氣要行陰時嗜睡,又行陰之路不通暢,轉醒!”
整個判斷過程,從周錦淵口裡說出來,清清楚楚。醫書經典張口就來,連磕巴都沒有,顯然是爛熟于心。既然當時能想到,那就是至少十六歲已爛熟于心了。
“喔——”台下響起了掌聲,盛名之下無虛士,這個辨證過程真是有理有據,又十分清爽啊!
大佬年少時就熟讀經典,臨證時還能立刻想到對應典籍,互相參考。透過表面看實質,揪出問題關鍵。将看似古怪的病症,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大佬自稱很簡單,都在書裡,其實是特别體現功力才對啊。隻有一個字可以說了:服。
“所以這裡我要岔開話題,提醒你們學醫非常重要的一點,博覽群書,培養中醫思維。有翔實的理論基礎,才能更好的實踐。”周錦淵實事求是地道,“這也是我學有所成的原因之一。”
周錦淵說得很直白,“我父親的醫術也很好,家裡世代行醫問道。有的人可能會想,我是從小家傳,言傳身教,所以更容易取得成就。但是,還有句俗話叫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醫者,更是一定要兼得衆家所長,如果我隻學到家傳,那麼我很難超越我父親。同樣,即使有的同學沒有家傳之學,同樣可以通過勤奮學習成就明醫。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大宋第一衙内 遇見蘇格蘭的咒術師小姐 我愛種田 皇家兒媳婦 穿的是種态度 清穿之玉貌花容 [綜]我在故宮裝喵的日子 紫藤花遊記 最強動畫制作人[重生] 我在三國經營田莊 你的願望我收下了[快穿] 我是一棵樹?[洪荒] 揍敵客的自我修養[綜] 穿成科舉文裡的炮灰堂弟 紅樓之林如海重生 我在開封府坐牢 [綜武俠]故國神遊 滿級大佬誤入無限遊戲後 成精的妖怪不許報案! 我内卷了整個修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