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文武兩派内鬥不休,奉命前來迎戰的文官在幾次交戰後見勢不妙,棄掉兵民,做了逃兵遁走。
餘下未逃走的将士帶百姓棄城逃命,惠文濤一個軍中文官也得拿起刀作戰。
準确說當時已沒有兵民之分。
隻要拿得動刀,就算婦孺也要一同作戰。
他們本想逃到鄰城就有救,不想那裡守将未戰便逃,鄰城早已被占領!内中軍民被羅刹人屠戮,頭顱高懸城牆之上。
而他們被城牆上駐守的羅刹兵發現,派兵追擊……
兩方圍堵,死傷大半。
若不是最後碰上傳信觀察的兵隊,他們怕是一個都活不下來……
惠文濤在此戰中小腿中箭,因箭頭留在腿内數日,最後成了跛子。
回朝後,有人力圖将他們這些人打成逃兵定死罪,好在先帝眼明,未有苛責。後又受先帝賞識,傷愈後轉從文政。
但因碧水關一事受文官排擠,再後來族人涉謀反案被牽連,自此之後仕途再無進展。
人生起起落落,若非有好友向皇上舉薦他,這輩子怕是要止步五品再無進益的可能……
惠文濤感歎,即便他餘生碌碌無為,至少還有能與家人朋友相處的機會,而那些死在碧水關與逃生路上的軍民,再沒機會……
他們被風土掩蓋,連看一看這天都再不能。
“惠卿可知各地駐軍情況?”
花素律沒繼續留給他時間回憶,惠文濤思索片刻,将大俞大多數地區和重點地帶的大概駐兵數、駐兵原因一一講述。
惠文濤脫離軍隊多年,自然不可能事事清楚。何況他為無關人士,關隘處更不可能知曉。
但現在皇上問他,而不是問那些武将,這說明皇上有些不能明說的顧慮。
部分不清楚的地方,他根據曾在軍隊的經驗,分析得出些結論以供皇上參考。
花素律聽惠文濤說得頭頭是道,分析也是有理有據,顯然不是臨時思考便能得出的結果。
看來他十分懷戀當初在軍隊時的生活,否則怎會如此關注?
仔細聆聽過後,花素律确切感到大俞兵力過剩。部分道州,甚至存在同類型兵力重疊的狀況。
花素律直白地将自己認為現在大俞的軍費過重,或許可以縮減軍費,将省下的錢拿來協助農業與經濟發展的想法講給惠文濤聽。
惠文濤道:“您說的有道理,可若縮減軍費,最快捷的方式便是裁軍。請皇上恕罪,臣認為現在不适宜裁軍。”
“無妨。”花素律能夠理解。
軍隊數量已多年未有增減,突然提出裁軍,莫說武将,那些一直敵對的文官也未必同意。
“愛卿可否與朕說說,你為何認為不可?”
惠文濤抱禮回道:“回皇上,這件事很明了,現在大俞看似與鄰國相安無事,與西芒等國簽訂了和平協議。但各國不過是表面和諧,一旦我朝軍隊數量減少,不保他們不會趁虛而入。”
花素律若有所思地點頭。
确實,如今大俞已現頹勢,若再裁軍,隻怕震懾不住周鄰。
但如此龐大的軍費牽連百姓高額稅收,百姓負壓重,官員借機生貪腐,百姓生活無有進益,便會生怨。
花素律指頭輪番敲着桌面,有什麼方法能縮減軍費還能不讓兵力減弱?
腦中忽然靈光一閃,花素律拍向桌闆,雙眼亮道:“如将軍隊改制呢?分精銳和普通,以及民兵這樣?”
惠文濤面露疑惑,花素律對他詳細講述自己的想法……
簡單說是改變各駐地現按騎兵、刀盾兵、槍兵……的分類,所有士兵都是一般訓練的方法。
縮減士兵,分精兵一般駐兵和民兵。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李小婉曹得旺 藍若歆蘭斯 賀勁闵先甯 黎晚意宋逾白 高冷太傅為何那樣 蘇錦璃楚晏 姜姝季時晏 溫喬明治庭 蕭雲舒裴知宴 見鬼了,這大爺到底有多少禦獸 閃婚後,九爺你老婆撩爆了黎晚意宋逾白 蘇聽南汐 江洛妤蘇與墨 陸明葉青鸾 陸枝霍希堯 顔千吟慕文嬌 杜僅言皇上 萌寶當道:神醫娘親太難撩顔千吟慕文嬌 李鋒陳欣瀾 楊剛丁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