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小說

鹦鹉小說>功過漢武帝 > 從鹽鐵專營到算缗告缗(第1頁)

從鹽鐵專營到算缗告缗(第1頁)

從“鹽鐵專營”到“算缗告缗”

通過貨币改革,漢帝國的财政危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緩解。不過,幾乎每天都在大手筆花錢的武帝劉徹,還是感覺錢不夠花。

錢永遠是不夠花的,下自普通老百姓,上至富有四海的皇帝,其實都一樣。

那麼,對政府而言,除了貨币改革、“量化寬松”,還有什麼開辟财源的辦法呢?

當然有,那就是對某些暴利行業實施國家壟斷,由政府進行專營專賣。

在古代,最暴利的行業無非兩個,就是上文提到的冶鐵和制鹽,曆史上統稱為“鹽鐵”。古代是農耕社會,這兩者都是民生之必需,屬于社會的支柱性産業,利潤極其豐厚,朝廷理所當然會盯上它們。

就是在這一時代背景下,以著名财政專家桑弘羊為代表的一批理财高手,在曆史舞台上登場亮相了。

桑弘羊,出身于洛陽的富商家庭,打小就精于心算,擁有很強的商業天賦,從少年時代便介入了家族的經營活動和理财事務,因而名聞洛陽。景帝末年,年僅十三歲的桑弘羊被征召入朝,擔任侍中。

古人的早慧有時候真的讓人驚訝。我們的十三歲,剛剛小學畢業,才上初一,可人家桑弘羊的十三歲,已經擔任高級領導幹部了。

因為跟武帝劉徹年齡相仿,所以入宮之後的桑弘羊相當于是跟武帝一起成長的,自然形成了親密的君臣關系。如今武帝要廣

辟财源,身為理财高手的桑弘羊理所當然成了最得力的助手。《史記·平準書》便稱他“以計算用事”。

桑弘羊參與“計算”的第一件大事,便是“鹽鐵專營”。

當時,參與制定這項财政政策的還有兩位高手,一個叫東郭鹹陽,從政之前就是齊國的大鹽商;另一個叫孔僅,是南陽的大冶鐵商。二人的身家都在黃金千斤以上。武帝劉徹任命二人為大農丞,相當于财政部副部長,專門負責“鹽鐵專營”;而内朝官桑弘羊則作為朝廷經濟政策的總顧問,相當于首席經濟學家,同二人一起主導這項政策的制定與推行。

鹽鐵專營,其實并非武帝君臣的發明。早在西周時期,便有不少諸侯國将鹽鐵經營收歸國有,不過并未作為根本性的經濟政策。在中國曆史上,最早将這一做法制度化并取得巨大成效的,是春秋時期的齊相管仲。

一般而言,國家财政收入的主要來源(甚至是唯一來源)隻有賦稅。正是通過管仲的改革,由政府對涉及國計民生的戰略性資源進行管控,并以壟斷專賣的方式經營,才使得古代中國的政府收入在賦稅收入的基礎上又多了一項專營收入。

武帝劉徹和桑弘羊等人的經濟思想,完全繼承自管仲:通過國家對支柱性産業的壟斷,獲得專營收入,從而為中央集權制度提供堅實的經濟保障。

桑弘羊、孔僅等人提出的“鹽鐵

專營”的具體辦法,在鹽業方面,與當年的管仲相同,即招募民衆進行生産,注冊成為鹽戶;主要生産成本由鹽戶承擔,官府隻負責提供“牢盆”(煮鹽器具);然後由政府統一收購并實行專賣。

而在鐵業方面,他們則在管仲的基礎上進行了創新,加大了國家壟斷力度,從原材料生産到成品制作再到商品銷售,完全由政府一把抓。在中國曆史上,由政府直接介入生産制造環節并純粹以營利為目的的,這應該算是第一次。

雖然早在殷周時期,便有國營的青銅和鐵器作坊,但隻局限于為貴族服務;另外,秦國的商鞅也曾建立國營兵工廠,但也是單純為國防服務。像漢武帝這樣,國家在根本性的民生領域通過全方位壟斷進行牟利的做法,當屬首創。所以學界有一種觀點認為,真正意義上的“國營企業”,正是從漢武帝時期開始的。

當時的朝廷規定,凡是出産鐵礦的郡,均設置鐵官,負責鐵礦冶煉、鐵器制作及市場銷售;即使不産鐵的郡,也要在縣一級設置小鐵官,專門負責銷售,從而建立起全國性的鐵器專賣網點。

政策制定後,法令便嚴禁民間私自煮鹽、冶鐵及從事相關販賣活動,違者“釱左趾”——在左腳戴上鐵鎖,并沒收所有生産、銷售器具。

在孔僅和東郭鹹陽的主持下,“鹽鐵專營”一經實施便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極大緩解了漢帝國的财政危機,也為武帝劉徹的開疆拓土、連年用兵輸送了源源不斷的經費。班固在《漢書·食貨志》中就稱:“費皆仰大農。大農以均輸調鹽鐵助賦,故能澹之。”

短短三年後,孔僅便因功擢升大農令,一躍成為漢帝國的“财政部長”;桑弘羊則正式出任大農丞,即副部長。

然而,世間萬事都是利弊相生的,孔僅和東郭鹹陽畢竟是商人出身,而商人都有逐利的本性。他們在為國庫攫取巨大财富的同時,也利用職務之便搞了不少權力尋租的勾當。其中較為典型的,就是在财政系統中大量任用和安插鹽鐵商人。可想而知,這些集資本和權力于一身的“紅頂商人”,必然會在職權範圍内大肆牟利,從事權錢交易等各種腐敗活動。武帝一朝的吏治局面,由此漸趨混亂和敗壞。

“吏道益雜,不選,而多賈人矣。”(《史記·平準書》)

政府官員的出身越發駁雜,大多不是通過選拔任用,而都由商人充任。

與此同時,“國營企業”固有的種種弊端也逐步暴露了出來。據西漢桓寬的《鹽鐵論》記載,以鐵器的生産銷售為例,其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首先,産品不符合市場需求。“縣官鼓鑄鐵器,大抵多為大器,務應員程,不給民用。”官營企業生産的鐵器,多是笨重不實用的大件産品,主要是為了趕工、湊數量、應

付上頭,不考慮市場需求、不适合百姓使用。

其次,生産成本高,産品質量低劣。“今縣官作鐵器,多苦惡,用費不省,卒徒煩而力作不盡。”由于管理不善,缺乏監督,工匠都沒什麼責任心,不肯盡力。所以,雖然投入的成本不低,但生産出來的鐵器大多質量很差,以緻“民用鈍弊,割草不痛”——鐮刀的刀口都是鈍的,割草都割不動。

再次,“國營商店”服務質量差。“器多堅,善惡無所擇,吏數不在,器難得。”鐵器商品質量普遍不好,而且還不讓人挑選,甚至店員經常溜号、櫃台上沒人,想買都買不成。“棄膏腴之日,遠市田器,則後良時。”有些百姓因為急用,隻好浪費大把時間,跑遠路去異地買,結果就是耽誤了農時。

最後,商品價格昂貴,且利用行政權力強買強賣。“鹽、鐵賈貴,百姓不便。”食鹽和鐵器都由政府統一定價,因缺乏競争,所以價格都定得很貴,老百姓買不起。“貧民或木耕手耨,土耰淡食”,那些家境貧困的百姓,買不起官營鐵器,隻好退化到用木頭農具和手去耕作的地步;同時鹽也吃不起了,隻能吃淡食。“鐵官賣器不售,或頗賦與民。”因價格昂貴,銷售不暢,鐵官完不成任務,就會進行攤派,強迫民衆購買。

班固在《漢書·食貨志》中,對上述現象也有記載:“郡國多不便縣官作

鹽鐵器,苦惡,賈貴,或強令民買之。”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我堂堂邪尊被女總裁甩了  系統:C羅梅西搶着當我隊友  沈律師太難哄,厲總追妻火葬場  名門隐婚:閃婚嬌妻有陰陽眼  厲總!夫人帶着小少爺上節目征婚啦  我的物品可升級  仙界神豪:我有十萬條靈脈  辣椒和酒【完結】  海棠醉月  穿成狀元郎的天命甜妻  這就是心動的感覺  重塑1997:開啟金融帝國  遇見  秦陽林霜舞  穿越大明遲到,竟成大明戰神  我,都市無雙!  傲世驕龍  攝政王他金屋藏嬌  主母有疾  一夜醒來,開局五個億到賬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